兩年前,也就是神龍元年,女皇武則天去世。整個王朝動蕩不安,一時間風起雲湧。也正是這時,李客把他送到了學院。那一年李白才五歲。但他五歲能誦六甲。這讓學院的夫子對他刮目相看,這一天,李客像平常一樣在家看書。門外一人帶著李白匆忙走來。李客趕緊起身說道:“夫子,什麼風把你吹來了”。“我來這是有件事想和你說。”那好,進屋說吧。李客趕緊把夫子請進了屋裏。“我來是想告訴你,你兒子天賦異稟,並且在我這已經學習三年了。但我知識有限,教不了他更多。恐怕你得讓他換地方了。”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現在懂得比我還多了。以他的天資,說不定以後能考上進士呢。“好了,你趕緊為他找個好地方吧。我也該走了”。夫子臨走時,感歎道:“我們青蓮鄉好久沒出過這樣的天才了,以後我們青蓮鄉可能要出名了!就這樣過了一久。一天,李客說:“我要去拜訪一位位朋友。你和我一起去吧。”那天許多賓客都帶著小孩子,李白便和孩子們一起在屋外的花園裏玩耍。晚上,花園裏到處都有螢火蟲在飛舞,小孩子們便去捉螢火蟲,玩得不亦樂乎。客人到齊後,晚宴開始了。
酒過三巡,氣氛熱烈,席間忽然有人對李客提議道:“聽說令郎詩作得很好,何不讓他作首詩助興?”在座的賓客一聽都齊聲附和:“好啊!”“那麼以什麼為題呢?”有人說:“他們先前不是在捉螢火蟲嗎?那就以《詠螢火》為題吧!”大家一致同意,熱烈地鼓起掌。
對於大家的盛情邀請,李客不好推辭,他看著兒子不免有些擔心:雖然小李白天資聰慧,智力過人,可是即席賦詩,沒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才能怎麼行啊?但小李白從容地站起來,略一思索,便朗聲詠道: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飛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語畢,席上在沉靜片刻之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大家齊聲叫好。一位老先生連聲稱讚道:“好詩!實在是好詩!雨打不滅,風吹更明,並與星星比美,比喻非常生動。句句寫到了螢火,又是孩童眼光、孩童口氣,真可謂神童也!”李客這時才意識到。看來夫子是真的教不了他。一轉眼就到了開年三年,李白這時也十五歲了。在這之前。他的詩賦已經得到了眾多社會名流的肯定。在十五歲前,他就跟李客四處遊曆,一天他們來到臨海的一處小鎮上,夜光皎潔,在海麵上,倒映著月亮的影子,而小鎮上,卻有官兵到處敲門征兵,你是李白感歎道:
玉蟾離海上,白露濕花時。
雲畔風生爪,沙頭水浸眉。
樂哉弦管客,愁殺戰征兒。。
因絕西園賞,臨風一詠詩。
李客借機說道:“白兒,你已經十五歲了。是時候該送你出門去曆練了。我知道你不僅喜歡吟詩作賦,還喜歡劍術。”希望有一天你能減輕百姓們的痛苦吧!過幾日我便送你去雲夢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