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岑參在天寶八年(公元769年),在新疆托克遜縣庫米什,就著荒漠月色揮毫寫下《磧中作》一詩,詩雲: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裏絕人煙。又1100年過去,清大學士左宗棠率湘軍抬棺揮戈西征,擊潰阿古柏入侵,收複新疆。時人讚曰: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渡玉關。
又50年過去,滿清龍旗落地,民國青天白日旗高懸。湖南人謝彬奉財政部之命考察新疆經濟。謝彬新疆之行共用427天,行程46111裏,回部複命寫成《新疆遊記》一書,孫中山讀後甚為激奮,為之作序,序言全文:
古人有言:大丈夫當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予亦嚐勖同人曰:“有誌之士,當立心做大事,不可立心做大官。”今讀謝君曉鍾之《新疆遊記》,行路四萬六千餘裏,記載三十萬言,述其足跡所經,觀察所及以饗國人,使知國境之內,尚有此廣大富源,未經開發者,可為吾人殖民拓業之地,其興起吾國前途之希望,實無窮也。夫自民國創建以來,少年銳進之士,多汲汲於做大官,鮮留心於做大事者。乃謝君不過財政一特派員,正俗語所謂芝麻綠豆之官耳。然於奉公萬裏,風塵仆仆之中,猶能從事於著述,成一數十萬言之書,以引導國民遠大之誌,是亦一大事業也。如謝君者,誠古人所謂大丈夫哉!亦吾所欽為有誌之士也,讀其書畢,因喜而為之序。
民國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孫文(中山)序於上海
在新疆塔城等待回國出境時,謝彬為其本次考察撰寫了最後一章,並題為《開發新疆計劃書》。他以屯墾實邊的傳統邊政思想為出發點,提出設縣、分省兩大動議:將新疆的縣(包括準縣)從43個增設為74個,這已與現今新疆的建製十分接近;將整個新疆分為山北、山南二省,以“西二省”與“東三省”並稱。
《新疆遊記》之開發新疆計劃書節選:“東西遊曆人士,鹹謂我國財物富厚,首推新疆,實地調查,殆非虛語。徒以土廣人虛,道路迢遠,交通梗阻,開發無由,坐令天府之區,長為荒漠之域,外人覬覦,勃發野心。苟能籌措巨資,興築鐵路,便利交通,組織公司,雄厚財力,開辦銀行,流通金融,遠合華僑,近聯纏商,內外貫徹,竭力經營,興辦新疆豐富之物產,遠銷於國內外各商場,不出十年,新疆富力,必㭩全國。”
謝彬(曉鍾)民國六年十一月十一日於新疆塔城
謝彬(1887.5.6-1948.9.20)名作法,字蘭桂,號曉鍾,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清泉縣東陽石橋(今衡陽市蒸湘區雨母山鄉群益村),生於衡陽市西渡區金蘭鎮,為辛亥革命元老、中國著名愛國學者、教育家、旅行家、著作家。早年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中華革命黨,參加辛亥革命。1916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旋即回國參加護國討袁,協助孫中山從事第一次國共合作。1923年任廣州革命政府經濟顧問。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秘書長、第八軍秘書長和湖南省政府秘書長,並任陸海空軍撫恤委員會中將委員,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代行院務。大革命失敗後,主要從事著述和教育,尋求救國救民之道。1947年任衡陽船山中學(今衡陽市一中)校長,翌年病故,享年61歲,葬於故裏。
1917年謝彬接受北洋政府財政部的委派,以財政部委員身份,前往新疆及當時尚屬中央的阿爾泰特別區調查財政。於10月16日自長沙首途。次年12月16日,取道俄國西伯利亞鐵路、滿洲中東路,回到北京,完成了使命。4月25日,謝彬與林烈夫(林競)動身赴天山南北各地調查財政。經昌吉、呼圖壁、綏來(即今瑪納斯)一路西行,在烏蘇四棵樹地方,謁見了蒙古親王帕勒塔的母後與福晉。5月10日抵達伊犁九城的首府惠遠城(在今霍城縣境),幾天後前往伊寧。5月17日,謝彬冒雨離開伊寧,取道那拉提(在今新源縣境),橫切入天山;9月14日,回到迪化。在近5個月的時間裏,幾乎走遍天山南北。在迪化休整時,他得知財政部已指派自己繼續前往阿爾泰調查財政。一周之後,謝彬又啟程西行,經阜康、孚遠(即今吉木薩爾)、奇台,前往阿爾泰特別行政區的首府承化寺(即今阿爾泰市)。離開“五路要衝”之奇台,經過近一個月的艱難跋涉,於10月19日抵達承化寺。10月25日,謝彬離開承化寺,沿古道前往塔城。在塔城留住兩周,11月18日由巴克圖卡倫出境,進入剛剛推翻臨時政府的俄國。謝彬在賽米巴拉金斯克搭火車,由西伯利亞鐵路東返。自滿洲裏進入中國境內,於12月16日返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