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今天又把這個想起來了。原因是什麼?上午參加了市級公務員遴選,題很難,自己寫的也費勁,感覺自己對於文字的運用還是空洞。但這不是全部原因。
下午回來,睡了午覺,起來。陷入一種無所事事的百無聊賴之中,不知做什麼,也不想做任何事。這種常見的狀態也持續了好一段時間,和妻子之間也常有口角發生,也讀了些心理學的書,未讀完,馬馬虎虎,總而言之,這種狀態極為難受。等著時光一分一秒的流逝,想做點什麼,卻做不了任何,這是不是抑鬱症呢,我覺得還不是,如果是,至少也應該是初期吧。
又想起來曾國藩的家書,讀了一則,感覺還行。想到是不是應該向曾國藩學習,學習這種堅持不輟的毅力,這正是自己缺失的。讀唐浩明的曾國藩傳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對於自己的影響也越來越少了,後來讀了王陽明的傳記,到讀王陽明全集的時候半途而廢的,後來看蔡東藩的通俗演義,清朝明朝秦漢魏晉南北朝,現在讀到了唐朝,這個堅持的還行,主要是上班路上,坐地鐵,實在無聊,居然讀了這麼多。。
想起曾國藩的家書,才想起之前我也是有誌青年,似乎要寫些什麼來記錄自己的,居然也沒堅持下來,是時候恢複恢複了。
馬上要到國慶節了,總結自己有個規律,列計劃都是在節前,然後假期就頹廢了,假期之後又放棄了,往往如是,希望這次能稍微堅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