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偶然。打開QQ閱讀準備繼續我的大曆史閱讀之旅,居然有了興趣轉向了這裏。

之前,曾經想有個博客,但後來用著,覺得博客格式實在太複雜,寫完還得折騰格式,格式怎麼弄也不好看,放棄;後來又微博,但微博太瑣碎,重要的是無法關照內心,無法很好地查看自己之前的東西,太注重社交,放棄;前一段在微信的小程序裏,有個“我我”,很是好用,簡簡單單,記錄日常生活,記錄我的閱讀筆記,算是我的生活刻度表,已經記載了1800餘條,之後會繼續使用。

我我的缺點就是文章太短,隻能1500字以內,而且成立之初,市場並不壯大,還需繼續開拓。所以發現這裏居然很好,滿足了我的所有期望,至少是現在。先記個日記,每天每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記日子應該是個很好的習慣,重在堅持。

而且這裏,市場如此之大,我入江海之滴水,悄悄地隱藏,同時,又滿足者被別人偷窺到的那麼一點點歡喜,也是蠻興奮的。

當然,我覺得,初次見麵,日記得立個規矩,不能留下話柄,你不能知道我現實的存在,所以頭一條,不談工作,可以寫上班路上,不能寫上班心情,至少,上班對於我來講,衣食父母,不能抱怨,尤其是你們,不能聽見。

啊,沒有第二條了,以後想起來,再說,先看一看發表之後是什麼樣子吧!

開車到家,外麵下著雨。

昨日還是暖陽似春,今天已經乍暖還寒了。閱文要求字數必須達到1000字,才能審核,真是期待稱為作品的那一刻。

我想這裏,應該是一個不需交流,隻需傾訴的空間,誰看無所謂,重要的是自己每天都在記錄自己的生活,從內容表達轉移到形式的注重,大概也是堅持的意義所在,且是真是世界努力的表現。

日記,應該記錄一天有所觸動的東西,應該記錄今天流水的日常,應該記錄心理對於世界的反應,應該描述無聊覺得無事可做的時刻,他是私人的,又是公開的,是辯論的,又是訴說的,不應該強加給他任何的符號與意義,而隻是一種歲月的痕跡,正如鍾表隻是記錄著時間的一分一秒,但並不是時間。

今天是婦女節,今天北京的疫情還持續防控中,又增加了2例輸入型病例,意大利、韓國已經淪陷了,伊朗醫療條件極端不足,最害怕的是非洲大陸,那裏醫療條件更差,一旦傳染起來,非常可怕。

據估計,差不多四月底,我們能恢複正常,五一的機票已經漲了起來,過年都沒聚好餐,火鍋也吃不上,豆漿油條也沒有,無法堂食,還有燒烤啤酒,還有陝西biangbiang麵等等,還有再要去的慕田峪長城,還沒有看見他春天的樣子,還有去年冬天去的百花山,茂密的花草肆無忌憚的生長起來,想想都震撼的可怕而美麗。。

期待疫情早些過去,從曆史上看,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縱然醫療條件很差。因為人,是不斷有著對抗的免疫力的。

今天就這些了,等待閱文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