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撮羅子,是鄂溫克人居住的地方。”
寧飛解釋道。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寧飛聽到一陣“叮鈴叮鈴”的聲音,聽著就好像是風吹過一棵掛滿了鈴鐺的樹,所有的鈴鐺都在輕輕的搖晃著。
寧飛轉頭看了過去。
他終於看到了自己一直想要看到的畫麵。
隻見不遠處,正有一個年輕的鄂溫克姑娘趕著一群馴鹿,從部落中這麵走來。每一隻馴鹿的胸前都掛著一枚鈴鐺,馴鹿跑起來鈴鐺就會作響。
馴鹿頭頂上的角非常巨大,形狀各異,像是分散而開的樹杈。龐大的身軀和沉穩的性情,又讓它們充滿神性,看著就仿佛森林裏的精靈一樣。
看到這樣的畫麵,網友們才終於明白為什麼馴鹿會如此收到鄂溫克族人的喜歡。
因為馴鹿群看上去充滿神聖,尤其是脖子上掛著鈴鐺,更像是從仙界走出來的動物。
這群馴鹿就這麼從寧飛的身邊走過。
寧飛牽著黑帥,站在一旁,神色中滿是欣喜。
他來這裏,不過就是想看一眼馴鹿。
沒有別的利益的糾葛,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馴鹿是鄂溫克族的圖騰和信仰,他想追尋的,就是曾經象征著華夏文化的圖騰。
網友們看到馴鹿後,彈幕密密麻麻的發了出來。
“快看呐,是馴鹿!”
“這就是馴鹿,太好看了吧!”
“就像是神獸一樣。”
“我是第一次在直播畫麵中看到馴鹿。”
“貌似現在隻有東北的森林裏有野生馴鹿了,而且這麼大規模的馴鹿群,隻有在鄂溫克部落才能看得到。”
“這裏的風光真好啊。”
“寧觀主經曆過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世界,為什麼每一處我都覺得像是不存在一樣。”
“他好像在尋找屬於華夏的世外桃源,經過的地方,都是值得人們駐足品味的大自然的奇跡。”
鄂溫克姑娘在馴鹿的後麵,她看到了寧飛後,和獵人用著鄂溫克語低聲交流了幾句。
寧飛聽不懂,但是鄂溫克語有些接近蒙語,寧飛大致聽出“買肉的客人”幾個詞。
“你要什麼肉?”等到少女趕著馴鹿離開後,獵人問了他一句。
“要些野兔肉和野豬肉。”寧飛直接道,“什麼價格?”
“錢,或者好用的工具,都可以。”
寧飛想了想,他將背包拿下來,然後從裏麵取出了一個匕首。
那是一把裝飾很精美的匕首,有刀柄,可以拔出來,非常鋒利。市場上的價格大概在00-00元左右,質量很好。
寧飛探險有專門的刀,這把匕首本來是備用的,比較沉,一直以來帶著有些累贅,賣掉也好。
“這匕首可以嗎?”
當獵人看到匕首後,眼前一亮,道:“你在這裏等我,我去給你找些肉來。”
著,就火急火燎的離開了。
望著他的背影,寧飛歎了口氣,又道:
“鄂溫克族是一個非常好客的民族,他們和蒙古族一樣,在大草原上都很歡迎客人,還會用馴鹿奶和酒來迎接客人。”
“但是山林裏的獵民不是這樣。”
“曾經有一段時期,當地的正-府讓傳統鄂溫克族移民,讓他們從山林向草原和農村過渡,並且收了他們的獵槍。”
“麵對提供給他們的‘更好的’生活方式,鄂溫克族人很傷心,一部分人開始依靠酒精麻痹度日。”
“人類社會的發展,從洞穴到山林,從深山到草原,從草原到農田,最後再到城市,每一步都是嚐試和啟程,都是現代文明邁進的標誌。”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把告別想象的過於簡單,才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魂牽夢繞的東西。”
“在鄂溫克部落一個很有名的酋長瑪麗亞·索的自述中,她道:‘一想起鄂溫克人沒有獵槍,沒有放馴鹿得地方,我就想哭,做夢都在哭’。”
“這些人對山林得感情、對馴鹿的感性,很深。”
“慶幸的是現在還有一部分鄂溫克族人,按照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也受到了法律的保護。”
沒多久,獵人又跑了回來,他的手裏領著兩大掛肉,一掛是野兔的肉,一掛是野豬肉。
肉的量很足,放在市場上賣的話,至少需要600-700塊了。
“這些,夠了嗎?”獵人朝著寧飛問道,目光時不時還看向那把匕首。
寧飛將匕首遞給了他,點點頭,道:“多了。”
著,寧飛又從背包的夾層裏翻出了些錢,大概400塊左右,都給了獵人。
現在雖然都是手機支付,但是這裏肯定還是最原始的付款方式。
交易完成後,寧飛將兩掛肉拎著,看著遠方,道:
“今中午,吃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