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1)

“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將他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

友多的孤獨是看得到的,翎兒的孤獨卻是被忽略的。

俗話說秦檜還有三個朋友呢,上了四年小學的友多自然要好過秦檜,雖是生的內向,可偏偏和班上最活潑的娃成了好朋友。王海東便是他小學時最好的玩伴。

王家這娃跟友多不是一個村,隻聽友多說他是另一個鎮的。不知經曆了些什麼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哥們兒,院裏的哥哥姐姐也經常調侃友多和人家穿一條褲子,友多自然是沒聽懂這話中的含義,還咧嘴笑著回答穿的兩條,隻看得哥哥姐姐們莫名的笑了一陣才作罷。

友多和海東相識時,具體的時間已記不太清,隻記得那時候的友多約莫有課桌高,翎兒也還在隔壁幼兒班。海東跟誰都能聊得來幾句,所以在他轉來沒多久,友多便覺得找到了最好的朋友。剛好海東學習很優秀表現也好,老師便欽點為學習委員。

友多常常在爺爺麵前提起他,隻聽友多說起便覺得這娃不錯。有時放學回家稍晚,爺爺問起便說和海東在一塊,他也不再說什麼,想著友多跟他在一起倒也放心了些。

友多對於海東就像翎兒對於友多,沒有朋友的相互對等,更多的是依賴,海東的成熟讓友多覺得更像是一個帶著他的大哥哥。隻要海東在門口招呼一句,友多便趕來,吃飯上廁所都是如此。

海東的家靠著大河,他的見識似乎也像大河一樣綿長。友多最喜歡聽他講捕魚的故事。

“你家那不算河,隻能算小水溝。我們那邊的大河能釣出七八斤的大魚來。每年放假時候,我老漢就用摩托帶著我去打魚,嘿,你見過打魚嗎,我老漢打魚可厲害,可不是學校外麵用竹竿子釣魚的那群老頭子,我老漢一網至少也得十幾條,不對是幾十條,哎呀,反正很多,你別不信,什麼魚都有:黃鴨叫、鯉魚、草魚、鯰魚······,還有很多小的白條和芝麻魚,我們一般是不要的,老漢說得給它們留點啥,哦,最難捕的是翹嘴魚······”

於是友多又很盼望長在大河邊。

海東又說:

“再過段時間天冷了,河邊的回水灘也會結冰,不過確是承不起人的,小孩也不行。我們最喜歡用石頭在冰麵上砸個洞,就可以看見好多魚想要跳出來。我老漢冬天是不去打魚的,下次帶你也去。”

友多聽得有些發呆,原以為山裏就是他的全世界,現在他有些猶豫了。。

“什麼時候去呢?”

“恩,下次,看吧。”似乎是沒料到友多突然當真,也可能是友多沒有表示太多的崇拜,海東想快速的結束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