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主動約見自己,徐方舟還挺意外。
失聯三個多月,他還以為柚子沉迷在魔法學院出不來了。
再見柚子,徐方舟一眼就看出她瘦了不少。
氣色也沒之前好了。
就是精神比以前要更好。
徐方舟點了一桌子的菜,給她倒著茶,問,“你在那個學校裏受了很多苦?”
“學校?”
“陳大師說你去了一個……類似哈利波特的學校。”
柚子差點沒笑出來。
徐方舟見她忍笑,問,“陳大師說錯了?”
柚子點頭,“我沒去那種學校,不過這幾個月確實在忙別的事,連家都沒怎麼回。從葡萄園出來,我一直想要找你吃頓飯,但沒找到時間。”
“現在事情都忙完了?”
“算是吧。”
“白老板也在找你。”徐方舟說,“他不敢直接找你,怕你不自在,什麼事都讓我來轉達,但我既找不到你,也找不到陳大師,去了你家裏十幾趟,也不見人。”
“讓你白走這麼多次,很抱歉。”
“其實在你失聯幾個月裏,我想了很多,也想通了一件事。”徐方舟微微笑了笑,“一個消失了幾個月都不聯係你的人,也不擔心對方會不會擔心你的人,隻有一個解釋,對方真的不在乎你。”
柚子微頓,“徐先生……”
徐方舟輕輕抬手,打斷她的話,“這大概就是反彈吧。我以前對那些喜歡我的女孩,分手時連看都不看她們一眼,覺得無所謂。如今想想,這不是果斷,而是絕情。我可以不喜歡她們了,但還是要尊重她們,好好坐下來說分手,而不是直接一個電話。”
柚子很意外地看著他,這樣坦誠的徐方舟,突然不渣了。
“謝謝你。”徐方舟平靜地看著她,他喜歡過的,如今也喜歡但深知不會有別的可能的女孩,“柚子。”
一聲“柚子”,像是放下了對她的愛戀,也像是讓自己放下了很多。
柚子看著坦誠的徐方舟,笑了笑,“祝你快點找到真愛,徐老板。”
徐方舟說,“你跟薛起的婚禮,一定要邀請我。”
“這個……”柚子想了想把他帶上九霄的場景,真的是——送你上天。她一笑,“好的。”
吃完這頓晚飯,柚子就打算回家。
徐方舟見她看手機,問,“還有事要做?”
“嗯。”柚子說,“要去送別一位故人。”
“那我送你回去。”
“不用。”柚子頓了頓,還是坦白說,“薛起在外麵等我。”
徐方舟了然,“那你去吧。”
柚子跟他道了別,從餐館出去,就看見路燈下站了一個人。
男人頎長的身影在明亮路燈下,影子打得更長。大概是顏值太能打,隻是站在那,就不斷有路人回頭看他,尤其是小姑娘們。
柚子哼哼唧唧快步跑到他麵前,挽起他的手對外無聲宣告主權,“以後出門給你戴麵罩,杜絕被看。”
薛起笑了起來,“這麼霸道?”
“就是這麼霸道。”柚子問,“盒子帶上了?”
“帶上了。”
今晚他們要送李盛言去地府轉生。
千年的封印終將解除,一切都將獲得新生。
九夫人將封印解除後,對兩人說,“替我向李將軍道一聲歉,閻王那邊我已經打過招呼了,會盡快安排李將軍轉生,為他擇一個好人家。”
柚子想說這個道歉意義不大,但總比沒有得好。
兩人到了鬼門關,閻王早就在那裏恭候。
上回他就怕風起又回來拆他的閻王殿,抽他的老骨頭,好在沒有。他一見兩人就說,“你們已經成了名人了呀,三界到處都是你們的傳說,殺了大魔王,真是令人……”
薛起說,“好了,別客套了,準備往生吧。”
閻王:“……”能不能給點麵子讓他客套完?
情況不妙,看來上次把秘密藏了千年的事還是惹毛了這隻狐狸。
是啊,換成是他,他也要生氣。
我以為跟你是好友,結果你卻看著我東奔西跑,不告訴我真相,沒義氣。
他在前麵領著路,忍不住回頭說,“瞞著生死簿的事也非我本意。”
薛起看他,說,“我知道。”
“那知道你還生氣。”
薛起長歎,“我想動手。”
閻王:“……大家都是文明人,講道理哦。”
柚子說,“閻王大人你這是道德綁架,不能生一輩子氣,就不許生一時之氣了嗎?你瞞了一千年,轉眼還要我們笑眯眯對著你?”
“這個……”閻王說,“好吧,有道理。”
——他可不敢反駁這個如今三界最有名的姑娘,怕傳出去被揍。
到了奈何橋,閻王說,“將盒子交給我吧。”
盒子交到了閻王手中,他將盒子打開,裏麵是一抹魂魄,正是李盛言的。
被關千年,仍顯露著滿滿生機,天煞孤星的魂魄果然不簡單。
他小心把魂魄拿出,輕念往生咒。
魂魄漸成人形,李盛言的魂體出現了。
薛起再見故人,神情已變。
多年不見,對方仍如往年,似乎從未變過,時間也隻是在昨天而已。
李盛言的魂體漸漸蘇醒,見了薛起,便是朗聲,“好友你來替我送行嗎?”
他的記憶停留在送上刑場那日。
元軍問他,你降還是不降?若降,你便是我軍座上客;若不降,這刀等會就要落在你的腦袋上了。
他不降。
受盡屈辱不降,橫豎是一死,所以不降。
他看著圍觀的百姓,大喊,“我朝不亡!我軍不降!”
隨後便見刀光落下,脖子一疼,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如今這裏四處清冷鬼氣,陰森無比,又見好友前來,那想必是來給他送行的吧。
那好友也死了?
李盛言問,“這是做夢嗎?還是你也……”
“我是神。”薛起說,“可我還是救不了你。”
“神?”李盛言忙問,“大宋如何了!”
薛起說,“你已死去千年,大宋已沒,但如今有了一個更好的朝代,百姓比起在大宋時,過得更好了。”
李盛言原先還有些失落,可聽見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又覺欣慰,“隻要百姓過得好……沒有元軍那樣的屠..戮,便好,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