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賜婚(1 / 3)

春光大好,桃花也開得極豔。

風國裏不論貧人富家,俱是眉眼歡笑。

那些個山野貧民、窮村寡婦,終於盼到了冬雪融盡,春光大好,可以出門,討個生計。

回想起冬日時光,個個苦不堪言,心中悲切。

風國的冬日裏,總是鵝毛大雪,不過一兩日,就大雪封路。

那些個貧民們,因封了路,無法出門,了無生計。

破屋裏漏雪漏風,廚中無柴,甕中無糧,一把火也沒處討,身上的衣物破敗,也不能遮擋寒冷,隻能一家老小圍坐在破蘆席上,聚聚熱氣,不至於凍死。

也有那小兒女挨不住,日夜啼哭,家中大人實在心疼,想去鄰舍人家借一把糙米,給兒女熬口稀粥。

可是,鄰舍人家也是慘淡光景,一把米也借不出,身體弱些的小兒女,餓死也是有的。

因此,貧人們日夜祈望冬雪融盡,春日飄然而來,好給全家討個活路。

富家跟貧人們就大不相同了。富家初見大雪,添了多少雅興。

家中各人戴著貂帽,披著狐裘,手裏捧著火爐,吩咐下人打開隔年的桃花酒,支起紅爐,烹酒煮茶。

爾後,賞那庭前數株不同品種的梅花,言笑晏晏,熱鬧非凡。

極有眼色的下人,總趁手爐冷下來之前,現添些無煙的獸瑞沉碳進去,確保手爐總是暖意融融。

立在桌旁的俏麗婢女,也輕倒了幾杯飄著往年春意的熱酒,恭謹的捧給各自的主人。

於是,富家們飲著桃花酒,賞著庭前奇美的梅花,淺斟低唱,好不快意。

富人們在這幾月裏,乳羊烤肉,賞雪聯詩,狂呼豪飲,猶不盡興,又各請妓子助興,度曲唱戲,把素有的樂趣都耍盡了。

可是幾月裏都隻是大雪光景,入眼全是雪色,未免單調。

加之冬末晴了些天,雪融路滑,令人敗興,那些個富家們,漸漸便覺無趣了,也隻盼著春光,好添些別的樂趣,更加恣意些。

世人皆說,人生苦樂不同,光景各異,一個冬日最能表明。

在容華公主看來,春日最溫和,也最公平,從不欺辱貧家平民,從不封路,不斷人生計。

又春意暖暖,桃花灼灼,貧民富家皆可賞玩。

所以這一年四季裏,容華公主最愛春日。

是以,每到陽和天氣,桃花開得最盛之時,容華公主必定要入宮,與小皇帝一同在禦花園裏,攜手遊春看花。

但容華公主並不愛奢侈,從來簡樸。連賞春遊玩,也並不設酒烹肉,奴仆婢子也隻帶一二。

小皇帝隻有十二歲,從小就隻有阿姐相依為命,自然萬事都隨阿姐,諸事都學阿姐。

因此,也是一個簡樸的君王,平時並不驕奢。

按理說,風國的上位者都如此簡樸,國中的達官貴人、富裕人家也不該如此奢華成性。

風國當年皇權之爭激烈,權力傾軋太過,容家皇族幾乎死絕。

要不是許家出頭,傾全族之力,找到了流落民間的皇子公主,整個風國都要岌岌可危。

這兩個流落民間的皇子公主,便是容華與容齊。

許家迎回他們時,容華十五歲,容齊隻得七歲,孤立無援,勢力全無,全都要仰仗許家。

在許家的力保下,容齊才順利登基,稱為順帝。

因他年幼,容華便代幼帝,敕封了許家獨子為攝政王,輔助幼帝,又設了三師從旁協助。

容華與容齊的母親,幼年家裏遭了饑荒,便被家人發賣,作了富家蓄養的歌女,身份極卑微。

因很有幾分容貌,偶然得了皇帝寵愛,但因身份實在卑微,並未冊封。

偏又被皇後厭惡,認為有辱皇家臉麵,就找了個借口,趕出宮去了,連一雙兒女也被拖累。

皇帝子女繁多,又極尊敬愛護皇後,對皇後所作所為,全然不管,隻當不知。

所以連容華與容齊皇女皇子之尊,隨母親流落民間,也無人過問。

他們的母親被趕出宮後,帶著一雙兒女,沒旁的謀生技能,又不敢拋頭露麵重操舊業,隻得去了偏遠鄉間,

容華與容齊的母親,因日夜勞苦,心中也鬱卒,苦熬了幾年,便舍了一雙兒女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