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吧,鄉村的夜晚(1 / 1)

這本書從初春寫入深秋。

秋天的一切都是薄薄的,薄薄的陽光,薄薄的寒意,薄薄的暮色,薄薄的空氣,薄薄的思念,薄薄的一些小心思。

晴朗秋日,我們帶著孩子去野外尋找秋天的果子。下午的陽光照耀在山崖的秋菊上,黑色柏油路平坦又綿軟。天空很藍,太陽就在正前方。無患子狹長的樹葉鋪滿石子路,檸黃色的葉片沿著路牙子四處跑。一顆顆如桂圓般淡黃色的果子掉下來,踩在地上,汁液黏糊糊,撿幾顆完好的拿回家,去皮浸盆中,可泡出很多很多泡泡,真是神奇。這種果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肥皂莢(無患子)……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麵及諸香作丸,澡身麵,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我們叫它“肥皂果”。

日漸低垂,提籃回家,低矮的山頂氤氳出一圈白色絨毛。瓦背上層層疊疊的銀杏葉,像無數片掉落在時光塵埃中的掛墜。空氣中飄來鬆香和楓香。

白居易《長恨歌》句:“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白露結霜,梧桐知秋,山裏的紅葉無人掃。白居易又有詩《新秋》:“西風飄一葉,庭前颯已涼。風池明月水,衰蓮白露房。其奈江南夜,綿綿自此長。”

關於秋日之詩,多是霜林醉、離人淚,但這裏的深秋沒有愁滋味,是縱情,是燃燒,是愛德華·蒙克《呐喊》中橘紅色的天空,豔麗明朗,如一串玻璃珠子掛在簷頭,被秋風吹響。

夜裏等孩子睡了,我們坐陽台上,仰望星空,談論著過去和未來。泡一壺熱茶,茉莉龍珠的清香遇上九曲紅梅的醇厚,再配一碟花生豆,一種細瑣生活中的小愉悅降臨了。幸福就像一株植物。執子之手,共敘舊話,不過是平凡中的平凡,但誰又能說這不是奇跡中的奇跡。

想起和先生結婚前,他從沒說過“我愛你”,我也不說我愛他。他說,我們結婚吧。我說,好啊。至於為何會答應,大概是因為第一次約會的那頓晚餐,我吃了所有包子肉,他吃了所有包子皮,我從滿嘴是油的包子味中品嚐到生活真實而質樸的味道。

先生是那種好脾氣之人,無論對生活、對家人、對朋友、對工作,都是一視同仁地認真。有時想,先生如果遇到另外一個人,也會無微不至地對她好,但偏偏,這個人是我,我何其幸運,讓我體會到兩個人的相處可以很自然,可以不做作,不忸怩,不擔心,不顧慮。所謂的愛,也就是兩個人相互支持,相互關心,夜深人靜之時共飲一壺茶吧。

我在打算,等我們都退休了,要在鄉下長住,一年四季享有陽光,微風會送來油菜結籽的清香,重重疊疊的山在眼前無限柔情地伸展,麻雀的影子飛過陽台地磚,呱呱呱呱的青蛙也來湊熱鬧。

池莉在她的文章《不是談享樂》裏寫:“真正想做的事情,那就去做吧,哪怕千難萬險,幸福就是願意。生命經不起消耗,誰都難活百歲。簡單地處理複雜的事情吧,兩點之間的距離最短。複雜,本來隻是一種霧靄,有了陽光,它便消散。”

所以,請熱忱,請善良,請清簡地生活吧,請堅守信念,請像孩子一樣固執,請像貓兒一樣任性。請天真,請浪漫,如果熱愛山川大地,就深深地愛……

樓下四條狗,已經蜷縮在月光的陰影裏,路燈將它們的影子拉成一隻隻蹲立的兔子。

好了,好了,晚安吧,鄉村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