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秋水,念伊人,咫尺天涯媲鴛鴦。
前世情,今生債,紅塵輪回夢一場。
序1?風起
長安太子府內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劉奕泓,疏遠正人,親昵群小,結黨營私,枉顧禮法,不堪重任,現廢黜太子之位,貶為冀王,永居冀州,無詔不得回朝,欽此。”太監總管徐明海宣讀著聖旨,字正腔圓卻不帶絲毫情感,似乎這隻是一道稀鬆平常的聖旨。
可這對於太子而言是滅頂之災,也昭示著當今陛下已漸漸脫離霍家的掌控,風起雲湧,新的朝局正在形成。
“兒臣,領旨謝恩。”劉奕泓重重叩首在地,然後默默抽泣,伏地,久久不見起身。
劉奕泓是當今皇後娘娘霍鳳馨的兒子,當朝丞相霍元培的外孫。霍元培乃兩朝重臣,曾經手握二十萬重兵。當今聖上劉允初登大寶之時,正是因為丞相的一手扶持才得以穩坐。而劉允登基後,對於當初一力扶持自己的霍家,也是禮遇有加,不僅冊封霍家之女霍鳳馨為皇後,封霍元培為丞相,還予以重利,重用霍家後生,甚至立霍鳳馨的兒子劉奕泓為太子,霍家聖寵優渥,可見一斑。
雖然盛極一時,可惜功高蓋主,古往今來都不是好事,霍家的自行其是、妄自尊大引起了劉允的極度不滿與忌憚。登基之後,劉允勤民聽政,昃食宵衣,知人善任,內政修明,遇事身體力行,體察民情,順應民意,經過不懈努力終於不再是傀儡皇帝。
在豐滿羽翼之前,皇帝表麵對霍元培委以重任,暗中則不斷培育自己的勢力。在與霍家的抗爭中,皇上還一手扶持出了一個少年將軍——定遠侯邵鳴的義子賀澤羽。
再說劉奕泓,這個太子爺自幼驕縱慣了,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生母是當今皇後,外祖父是重兵在握的丞相,認為皇位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劉奕泓向來趾高氣昂,到處惹事生非,所以很不得人心,無奈礙於霍家勢力,眾官員敢怒不敢言。皇帝自是心中了然,早已不滿,所以當出了私下買賣官銜一案時,劉允毫不猶豫的廢了太子,借以打壓霍家,扞衛赫赫皇權。
罷黜太子的詔書一出,丞相霍元培便攜著一眾官員,跪於宣政殿外為太子求情。
“陛下,太子為人謙和,極重情義,此事定是受人蠱惑,才會一時糊塗,望陛下明察。”丞相聲淚俱下,言辭鑿鑿,但話語中又帶著些許決絕。
“陛下,丞相所言極是,望陛下三思。”太子太傅出言附和著。
“臣等叩請陛下三思”身後的幾位大臣也趕忙附和。
然而,殿門始終緊閉。
此時的宣政殿內,大太監徐公公正手持拂塵恭恭敬敬地立在皇上身側,身軀微供,時刻靜候著聖上的囑咐。劉允則饒有興趣地盯著龍案上的棋盤,霞思雲想,何其專注,無視殿外群臣的呼喊。
良久,劉允才幽幽開口道:“讓他進來吧。”
“諾”徐公公轉身向殿外疾步走去。
片刻,丞相隨著徐公公進來,步履瞞珊,半個時辰的跪拜,已經讓這個養尊處優的相爺倍感不適,身體上的酸楚,心理上的憤恨,頃刻間就要迸發出來,見到陛下時竟然沒有行大禮,隻是雙手持笏作揖道:“皇上,太子尚幼,此事想必另有隱情,望您收回成命,給太子一次機會。”語氣生硬,臉露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