鷰在安邑看到了心愛的駿馬,也看到了駱駝,以前安邑可沒有這些,問了賣駱駝的商人才知道,駱駝是今年更北部的北狄商人帶來的,價格為兩頭牛或者一匹駿馬相當。
看著這些駱駝鷰讚不絕口,虞國境內下雪運輸鹽就十分困難,牛馬在雪地裏行走極難,負重更是降到一半。
如果虞國以後有數百峰駱駝,那雪季時期從鹽池搬運到虞國都城就不需要停止了。
還有安邑的木製品也很多,鷰通過打聽來到了安邑最大木匠作坊,看到他們使用黑曜石工具和少量青銅工具,這青銅木匠工具如何得來的倒是引起了鷰的好奇。
“紡主,我是虞國的,想做一大批櫃子、案子、木板你能否派一批木匠過去,就在落風峽穀。”
鷰先與作坊的紡主套近乎,想了解一下這些青銅工具的出處。
“我們這現在活挺多的,需要忙數月,不知你們那裏的活能做到多久,現在鹽池部落聯盟和北狄交戰,我們作坊幾十個木匠和其他作坊的木匠想搬到鹽城(運城),那裏比較安全一些,恐怕你們的活做不了。”作坊紡主無可奈何的說。
“紡主北狄進不了我們虞國,我們虞國道路難行,這樣你可以去我們虞國都城看看,那裏的活你們能做好幾年,不但虞國都城需要,長河南岸的其他小邑也是需要很多木匠的。
不知道你們這些新的木匠工具在哪裏換來的。”鷰指著青銅木匠工具問。
“你說這些青銅工具都是北狄部落聯盟,從西北邊很遠很遠的其他部落那裏換來的,我們也是花了很多玉石牛羊皮貨從北狄商人那換來的。
你們虞國是不是平陸,真有這麼多活來幹。以前聽說虞國很窮,沒人願意進去,後來聽說虞國能過南岸賣鹽賺了不少財貨,我們安邑也有一些鹽商去過賺到不少。”紡主告訴了鷰青銅工具的來曆。
“是的,我是虞國部落聯盟大首領鷰,以後有事找我,我們虞國都城雖然現在比不上安邑。但是整個虞國兩萬多人,我相信以後戰亂,虞國都城很快就過萬人,需要大量木匠做活的。”
鷰從紡主口中知道了這些青銅工具的來曆後,安心了不少。
兩河文明(伊拉克一帶)青銅發現比華夏文化早千餘年,這或許跟地質有關。山西是露天煤礦大省,即使在露天煤礦也到了宋代前後才被用做燃料。鷰到現在也沒有聽說哪裏有黑乎乎的煤礦。
既然是兩河流域傳來的,鷰就放心不少了。西北商人去兩河流域帶回一些青銅也很正常。北狄是遊牧部落,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縱馬馳聘千裏到過地方多。發現青銅工具很正常,是要不是他們自己冶煉打造的對雙方日後交戰影響不大。何況相距萬裏之遙,青銅本身就貴,運送成本之高,費時費力費錢形成不了大批規模。
“感謝鷰大首領,你的好意我考慮一下,與大家商議有了決定我們就去虞國都城找您。”紡主聽鷰自稱大首領後肅然起敬樣子,稱呼也改變了。
“我留下一人,你們想好了告訴我。”
鷰看紡主既不拒絕也不答應,隻能日後慢慢想辦法了。在安邑鷰最在意的是木匠工具、駱駝以及駿馬,現在看也看完了也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