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葬喪俗(1 / 2)

我外公是附近鄉裏,那種專門給人家操辦白事的先生。

有些拆遷老屋,改葬祖墳的人家也都會來找我的外公看地理風水。而我,自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跟在外公的身邊,給死人撿骨。死人的遺骨,通常都是火化成灰的。但偶爾也會有一些例外,遺骨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來給這些遺骨撿拾整理好了……

在福建、台灣以及廣東的農村地區,這種撿骨的喪葬習俗就比較盛行。

“撿骨”二字,俗稱“撿風水”,也被許多人稱為“二次葬”。其意思,便是在第一次喪葬的時候,操辦較為精簡一些,甚至於有的連墓碑也不立,僅以樹木代替標識。在五至十年之後,再擇吉日開墓,撿拾遺骨,重新正式開始安葬。

當然,經常與這種死人的遺骨打交道,難免會碰上一些奇怪的事情。小時候,我跟在外公的身邊,也經常聽他說起過許多匪夷所思的事,但每一次我都隻是當作靈異小故事,隨便聽聽沒有當真。

一直到,那一天外公讓我去鄉下找他的時候……

那一天,正好我閑在家裏無事可做,外公便把我喊到他工作的鄉下,給他撿骨的工作打個下手。

根據主人家的身份不同,這撿骨的報償自然也是價格不一的。這一次,據外公說,對方是個海外華僑。

海外華僑。

在別的地方,我不太清楚。

可是在福建這邊的話,海外華僑可是有不少的。

具體可以明確到每個村子裏至少都有一兩個,多的甚至於幾十上百不止,如今的華僑可都是有錢人的代名詞。

小時候,我聽長輩們談起過。

七八十年代那會兒,我們市可是有名的貧困市,許多人家甚至於連飯都吃不起。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一個個隻能到海外發展——在那個時候,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一般人家都是不願意去海外的。

如今發展下來,我們這裏在全國範圍內,都可以排得上號,華僑數量與有錢人家更是多不勝數。

所以,在聽到外公說起對方是華僑的時候,我便激動了起來。

我在與外公會合後,是下午的時候進入村子的。

這個村子,跟我在外麵讀書時,普遍見到過的那種鄉村土房子不同,道路的兩邊都是高樓林立。真要說起來,是沒有大城市的那麼誇張,可這都是一棟樓一戶人家的,我仔細數了下,竟然沒有低於四層樓的。

這裏都是有錢人啊!

我默默地看著這一幕,不禁在心裏感歎了一聲。

不過,從這些細節處也可以看得出來,正是因為這個村子的人有錢,所以才對喪葬習俗格外講究。

二次葬,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在一棟鄉村小別墅的二樓,我們見到了這次的委托對象。

那人一身深藍色的西裝,眉宇間雖含著淡淡的笑意,可是卻有種不怒自威的感覺。

我有些拘謹地跟在外公的身後,好奇地打量著這間裝修簡單,卻又分外漂亮的房子。

我們家早年搬到城市住,雖然掙了點小錢,可是在那種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裏,根本買不起什麼好房子。

如今一家三口人,也隻是住了間不大的商品房而已。

如今再看看人家的房子,中間直接打空,這可是我第一次見到這種樓中樓的房子,以前可都隻是聽說過。

我心裏有些羨慕,不愧是海外華僑。

今天天色已晚,外公顧及到墳堆陰氣太重,便提議先在這裏住上一晚,等明天天亮的時候,再去山上查看具體的情況。

委托人也是十分的熱情,當即便安排我們住下,並且讓下人準備好酒菜,竟是相當豐盛地招待了我們一頓。

餐點過後,我們便是各自回到了房間。

第二天,剛起床,我聽到外麵吵吵鬧鬧的聲音。

出來一看,竟是外公跟那個華僑雇主爭吵了起來。我心中有些困惑與不解,昨天晚上明明還好好的,怎麼這才一個早上,兩人就吵起來了?外公的脾氣我很了解,如果不是真的發生什麼意外變故的話,他絕對不會這樣跟人爭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