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背黑鍋(1 / 2)

“正所謂小隱隱於世,大隱隱於朝。

自科技興起,槍炮橫行,再加上法製的逐步完善,江湖便不再是從前那個江湖。

而且又經曆了那段動蕩的歲月,大多數傳承也渺然無蹤,那些有本事的人,也不敢再輕易冒頭,紛紛潛伏起來,或者又幹脆回歸了普通人的生活。

時間一長啊,普通人都記不起他們的存在了。

但我要告訴你,在這平靜的表象下,卻依舊隱藏著一群不為人知的奇人異士,他們或許是一個菜場裏的小販,也可能是走街串巷的修理工,當然,也有可能隻是一個坐在灶膛邊吸著旱煙,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小老頭。

通常,我們都會稱呼他們為隱世高手!”

躺在床上的周青歡,又一次回憶起,這段三爺爺公曾經對他說過的故事。

當然,說這段故事的時間已經過去十七年了,周青歡也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十來歲的少年,成長為了一名新時代的某網絡公司的小主管。

而三爺爺,也早在十年前因病與世長辭了。

當年還有些天真無邪的他,對三爺爺說過的這些話是深信不疑,曾經還一度想著要尋找這些奇人異士,想著和他們學點驚世駭俗的本領,做一個行俠仗義的大俠。

當然,這種可笑的想法,永遠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已。

長大了的他,很快就忘記了當初這些聽起來就幼稚無比的誓言,成為了芸芸眾生之中普通一員。

說起自己這位三爺爺,他老人家的經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簡直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這位三爺爺膝下無兒無女,個人生活經曆也是一路坎坷,晚年生活更是孤苦無依。乍看之下,和其他孤寡老人相比,並沒有什麼奇特之處。

不過,周青歡聽爺爺說,當年鬼子進村時,十五歲的三爺爺就被抓了去做壯丁。

後來就一直沒了消息,家裏人一度都認為他已經被鬼子殺害了,卻沒想到,四十多年後的一個夏天傍晚,快要步入花甲之年的三爺爺,卻又帶著一身風塵,孑然一身回到了這個偏僻的小山村。

沒人知道他那些年在外經曆了什麼,大夥問他他也沒說,問得急了,他也隻是用笑容來搪塞親人的關心。

要不然就是裝聾作啞,閉口不言,旁人見狀,隻當他脾氣古怪,又或者是不想提及過去遭受過的苦難,揭開曾經的傷疤,最後也隻得無奈的放棄了探究。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見怪不怪,聽之任之了,再到後來,隨著老一輩的離去,慢慢就沒人再提及這茬了。

又因為三爺爺幾十年沒有回家,那些曾經熟識的左鄰右舍,也沒有當初那樣熱絡,故而,除了家裏麵的親人,三爺爺也沒有幾個能說話交心的朋友。

周青歡長到七八歲時,三爺爺已經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他那間小屋子裏生活了十多年了。

或許是因為自己是家裏麵的第一個出生的第三代男性後輩,又或者是自己當時天真有趣說話童言無忌,年幼的自己也不知怎麼就入了三爺爺的眼緣。

而周青歡自身,也是因為家裏生活在農村,父母又常年在外地打工,再加上自己又是這一輩同齡人中的老大。

因此,在沒有合適玩伴的情況下,也就時常跟著三爺爺漫山遍野的瘋玩。

因為三爺爺是改革開放之後才回來的,所以村裏並沒有分給他田地。

在那個還沒有五保戶製度的時代,三爺爺不得不靠著上山打鳥,下水摸魚換些零用錢,再加上親人們的接濟生活。

而周青歡,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學會了三爺爺打鳥時用的“彈指神通”,以及抓魚時用的“飛叉神功”。

當然,這些聽起來牛逼哄哄的稱呼,都是中二少年周青歡自己看著電視,依葫蘆畫瓢命名的,說得這麼厲害,實際上就是飛石頭和扔魚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