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 曆史背景之一(1 / 3)

1937年7月7日,日寇挑起盧溝橋事件,中國29軍奮起抵抗。日寇大舉進軍華北。中華民族危急。全國人民強烈要求抗日。盧溝橋事變第二天,中國共產黨向全國發通電疾呼:“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隻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同日,朱德、毛澤東和其他紅軍將領聯名致電駐守在平津一帶的國民黨第29軍領導人宋哲元、張自忠、劉汝明、馮治安,表示:“日寇進攻,全國震憤,盧溝橋之役,二十九軍英勇抵抗,全國聞風,願為後盾。敢乞策勵全軍,為保衛平津而戰,為保衛華北而戰,不讓日寇侵占祖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紅軍將士,義憤填胸,準備隨時調動,追隨貴軍,與日寇決一死戰。”7月13日,朱德和毛澤東在延安召開共產黨員和各機關工作人員緊急會議,號召一切抗日人士準備“隨時出動到前線去。”7月14日,,朱德、毛澤東電令紅軍各部:“限十日內完成各項準備工作,聽候出動命令。”同一天,朱德為紅軍奔赴抗日前線書寫了誓詞:“日本強盜奪我東三省,複圖占外蒙,又侵華北,非滅亡我全國不止。我輩皆黃帝子孫,華族胄裔,生當其時,,身負幹戈,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為人!我們誓率全體紅軍,聯合友軍,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複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衛國家,是我天職!”7月15日,朱德在《解放》周刊發表題為《實行對日抗戰》的文章,就蔣介石所謂“和平未到完全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來最後關頭,亦決不輕言犧牲”的消極論調,針鋒相對地指出:和平已到了絕望時期,國難已到了最後關頭!現在,擺在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黃帝子孫麵前的問題,隻有對日本強盜實行抗戰,從29軍的抗戰走向全國人民上下一致的抗戰,抗戰到底!是日,中共中央將《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交給國民黨,並約定由國民黨通訊社發表。7月17日,國民黨方麵表示承認陝甘寧邊區政府,

1937年8月,中共中央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作為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方針。9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和督促下,1937年,國共兩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宣告成立。國民黨主要在正麵戰場,共產黨主要在敵後戰場,其中,八路軍、新四軍挺進蘇魯地區,開展遊擊戰,有聲有色。8月12日,西北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改稱十八集團軍),全軍4.2萬餘人,編為3個師。其後(10月)留在湘、贛、閩、粵、浙、鄂、豫、皖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全軍共1.03萬餘人,編為四個支隊。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國民政府統治中心南京、上海、杭州地區受到嚴重威脅。

此時,地方反動勢力也在頻繁活動。山東省汶上縣人王亞平,於1936年初從汶上到銅山大許區、姚莊投奔他姨家謀生,鬼混一年,因他好逸惡勞,被親戚逐出家門。1937年9月,他到賈汪北的杜莊,以傳教為名,發展紅槍會,在大地主周允青家落腳.密謀策劃迷惑群眾。其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四鄉土匪蜂起.農村很不安寧.紅槍會提出“保家保產”的口號,宣傳加入紅槍會,才能國泰民安,自稱有法術,刀槍不入,誰要入會,就把法術傳給誰。兩個多月,杜莊周圍各村莊入會的竟達三千多人,王亞平要紅袍會員每人交法禮五角,再以村為單位準備香紙供品,由王亞平設神位領著燒香磕頭。年底,他按居住範圍,編成五個大隊,分別推出黃邱套的謝紹唐為第一大隊長,陳慶和為第二大隊長;小房上村的李昌明為第三大隊長;趙懷巨為第四大隊長;周允青為第五大隊長。總會設在周允青家,會員都有一紅纓槍為武裝,總管及大隊長配備有短槍,有的大地主入會的,都自帶步槍。紅槍會有會旗,總會是三角紅布旗,大隊是四方紅布旗,旗麵均畫八卦,每一個武裝隊員都做一個紅布兜肚,內裝三道符,用黃表紙畫上符咒,紅槍會武裝隊員打仗前,須光膀子,帶上紅布兜肚,喝下三道符,就可以刀槍不入,但每次出戰都死了不少無辜的紅槍會武裝隊員。逢年過節,會員還給王亞平送禮品,不送就被視為“心不真”。

1938年1月,蘇魯豫皖邊區特委書記郭子化在安徽省肖縣黃口主持召開特委擴大會議,傳達了黨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精神,根據中央《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和《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精神,作出了“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組織各種救亡團體”、“堅持獨立自主的遊擊戰爭,開辟敵後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等決議。1月20日,李宗仁為阻敵南下,確保徐州,即令孫桐萱部向運河以西推進,向濟寧、汶上等日軍據點進行反攻,第12軍22師攻濟寧,激戰數日攻入城內,與敵軍展開巷戰,指戰員們浴血奮戰,幾度攻入城內,大量殺傷了敵人,由於日軍調集了大批增援部隊,敵我兵力懸殊太大,不得已第22師撤出濟寧防守於運河西岸。第81師奉命直取汶上,攻人城後與日軍短兵相接展開巷戰,因傷亡過大,奉命撤出戰鬥轉移至運河西岸。接著日軍攻陷安居鎮,隨後又攻陷了幾處中國守軍陣地,中國守軍被迫撤退至相裏集、羊山集、巨野一線頑強抵抗,同時以一部對津浦北段南下之敵實施迂回側擊,逐步鞏固了防線,穩定了戰局。與此同時,第五戰區命令孫震的第22集團軍緊急開赴山東南部臨城以北,支援第12軍孫桐萱部作戰,將日軍阻於魯南一線,無力南進,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