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序章(1 / 3)

運河之歌

魯南蘇北運河邊,革命之火正燎原。

吳窯薛湖鬧暴動,徐州淪陷百姓慘。

熱血青年鬧革命,抗日武裝大並聯。

日軍霸占賈汪礦,櫻花計劃暗施展。

大浪淘沙英雄出,遊擊大隊神威顯。

楊莊設伏退敵寇,甕中捉鱉敵膽寒。

銅北建立獨立營,夜襲柳泉捉漢奸。

抱犢崮外紅旗飄,黃丘山套刀光閃。

運河支隊舉戰旗,刀插敵人心髒間。

首戰杜莊得大捷,楊家圩子爭奪戰;

智打塘湖端炮樓,夜襲賈汪日據點。

礦工敢捅馬蜂窩,英雄衝破包圍圈。

巨梁橋上熱血濺,炮火聲中凱歌傳。

進山休整蓄力量,再返黃丘建政權。

微山湖上鴨槍響,火雞陣後魚鉤纏。

龍門大隊鬧賈汪,鬼子頭上舞蹁躚。

南北許陽反掃蕩,搶收奪糧伏擊戰。

大義凜然斥頑匪,毛樓血戰紅馬憐。

台兒莊站出奇兵,微山島上悲歌傳。

增強團結挽危勢,夜闖棗莊捉敵奸。

確保安全交通線,敵占區裏巧周旋。

為救工友鬧罷工,青紗帳裏除暗探。

武裝請客震敵偽,深入敵後籌糧款。

橋頭笑談雙簧戲,鏟除叛徒經考驗。

賈汪起義凱歌歸,總隊兩打扒頭山。

高蹺踩進馬家樓,智捉逃敵運河邊。

黌學兵營大刀舞,運籌帷幄談笑間。

保礦血濺櫻花樓,運河英雄長笑眠。

櫻花計劃告破滅,滔滔運河佳話傳。

序 章

“四月裏來麥收忙,

共產黨出塞幹一場,

領兵元帥鹿世昭,

出謀定計王先生。”

一首歌謠,引出一段發生在運河岸邊的英雄故事。

話說民國15年(1926年)10月,毛澤東同誌在《向導周報》發表了《江浙農民的痛苦及其反抗運動》一文,指出:“江蘇農民中江北徐海一帶算是最苦,紅槍會、連莊會到處皆是,農村各種爭鬥,比他處更多,屢述不盡。銅山縣東鄉北鄉等處地勢窪下,去年禾稼淹沒殆盡。所幸二麥已種,農民尚有轉過荒年有熟年之希望。今年陰雨連綿,田間禾苗終日浸在水中,由萎黃而糜爛,農民辛勤半載,落得兩手空空。此時地中仍是積水片片,二麥播種無期,怨聲載道,莫不表現出一種淒慘愁苦的狀態。天災之外,同時還有橫征暴斂之軍閥貪官與重租重利之劣紳地主,層層敲剝。因此農民流而為匪者極多,徐州一帶,所以成了著名之匪區以此。”12月,在中共徐州獨支領導下,農民運動興起,銅山縣境東部紅槍會會員發展到七八千人,具備有槍械,為了抗捐,迭次與保衛團、縣警隊交鋒。

1928年夏,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銅山北部地區革命出現高潮,柳泉小學進步教師掀起截鋸反動派電線杆活動,沿湖農民開展抗租鬥爭等。

1930年,當時左傾冒險主義統治黨中央,主張全國武裝暴動,並將各級黨、團、工會領導機關合並為各級行動委員會。3月8日,中共徐海蚌特委恢複後,發出第一號通告,要求所屬各縣,要深入開展好職工、農民運動,做好武裝暴動的組織準備。徐海蚌總行委為了落實這一決定,遂向重點暴動地區派去了得力幹部,還以總行委名義派出大批幹部作為巡視員分赴各縣,督促暴動計劃的實施。總行委規定了嚴格的紀律,強調“行委是軍事化的組織,一切決議通告等於命令,下級必須絕對服從“,各地暴動必須在限期內完成。“暴動”精神在徐州貫徹以後,中共銅山縣行委行動迅速,連續召開四次會議研究“暴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