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大結局下(1 / 3)

火炮覆蓋性射擊,黃河北岸陷入血火之中,喊殺聲驚天。

夜襲強渡!

漆黑的夜色中,人影攢動,小船、木筏、竹排,各種提前準備好的渡河工具一齊下水,朝著黃河北岸迅速靠近。

這是一場硬仗,柴安做好了損失慘重的心理準備,他走出中軍大帳,聽著斥候不斷送來的戰報,起初他心痛無比,但漸漸露出了驚色,損失比預想的要小很多,粗略算來,折損的人員少了近萬人。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對於精通數字戰的柴安有著巨大的衝擊,同時也對自己當初的決定點讚,不枉他費盡心思將嶽飛收歸麾下。

嶽飛與韓世忠本就是當世名將,這一戰不負眾望,兩人協同指揮,戰術精妙,將負責守衛黃河防線的泰寧軍與怨軍耍得團團轉,於當夜便成功渡河,在黃河北岸紮下營盤。

柴安連夜趕赴大營,對兩人給予嘉獎,並將此場戰役編入教材,成為渡江作戰的經典案例。

嶽飛與韓世忠上前受封,接受屬於他們的榮譽,不過相比於這個,他們更欣喜的是終於融入了軍隊的圈子。

相較於他們的一戰,西夏的進展並不順利,柴禮一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西夏在滅國麵前表現出卓絕的韌性。

柴禮的中軍被衝破,他遭遇了生平第一次中箭,好在箭矢不深,又有安道全及時趕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柴安桌案上的奏章如雪花般堆積,有七娘的,韓慎的,王寅的,王臻白的,其餘人等更是數不勝數。

柴安一律置之不理,最後更是一把火燒了個一幹二淨,他寫信給柴禮,將利害關係詳細闡述,並給了他選擇,一是繼續領兵作戰,而是退回廣州,西征軍交由王寅統帥。

很快柴禮的回信擺在他的桌案上,隻有六個字。

兒子必滅西夏!

這是一個稚童的回信,卻有著比天高的誌向。

在柴禮堅定了決心,其他人也無力召回柴禮的情況下,西征的軍隊爆發出最恐怖的戰鬥力,與西夏接連進行了三次大會戰,共破敵百萬,殲敵二十萬,俘虜者不可勝數。

舉國之力的西夏一敗塗地,之後雖然各種地勢下的小戰無數,但西夏的滅亡已經注定,些許的反抗也隻是徒勞。

上元二年,五月,武鬆攻破靈州,同月,魯智深奔襲三百裏夜破涼州。

六月,楊誌借助四方閣的力量,策反守將,打開城門拿下甘州,用一日,王寅與吳璘以火炮開道,炮轟夏州,兩個時辰後夏州開門投降。

七月,柴禮親率吳玠、聶公瑾、杜微,以俘虜詐開城門,攻取銀州,至此對西夏都城興慶府的合圍之勢形成。

興慶府的抗爭頑強,連續十日的猛攻都未曾破城,最後的炮彈打光,戰事有走向膠著的跡象。

若是沒有金國存在,自然沒有問題,但如今金國內亂平定,矛頭指向了他們護國軍,西夏戰事一旦陷入沼澤,必然會導致連鎖效應,甚至影響最終的戰局。

危機關頭,武鬆挺身而出,身負重甲,一手長刀一手盾牌,帶著麾下精銳拚死衝鋒,一個時辰後攻破西側城牆,隨後以手雷開道,打開了城門,興慶府被破,西夏王自刎於大殿。

至此,西夏亡國!

西征軍在西夏修養,不過也擺出隨時從側麵攻入金國的姿態,牽製了金國十萬軍馬。

在完成這邊的戰略布局後,護國軍兵發大名府,開始了更慘烈的攻防戰,雙方投入的兵力已有二十萬,城外的女真鐵騎還有三萬,盧俊義、林衝兩支騎兵一直與他們交手,各有勝敗。

原本僵局會一直持續,可想不到施伍的出現打破了僵局,他如今是韓世忠軍中的核心將領,麾下所部五千人,兵馬優良,戰力非凡,乃施伍參照著獨立師一手創立,很是不凡,也幫助韓世忠迅速從整個趙國軍隊脫穎而出。

這一次他挺身而出,以五千步卒悍然衝擊女真鐵騎,這樣的戰爭簡直就是送死,而施伍的確是在送死,他奉韓慎之命,以性命扭轉戰局。

整整五千人死在戰場上,且沒有一個屍身完好的,而城外的女真鐵騎足足損失了過萬,傷筋動骨再也不是護國軍的對手。

柴安得到戰報,痛心不已,傳旨嚴斥盧俊義跟韓世忠,並做了處罰,他想要勝利,但絕對不是這樣得來。

韓世忠也不認同,可他畢竟是韓家人,不得不聽從韓慎的吩咐,隻是想不到這一次惹怒了柴安,自己的職務被撤銷不說,韓慎也從朝堂上退下來,韓氏一族從高高在上一下跌落穀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