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太空艙一牆之隔的監控室中,一群航天航空領域的大牛們,緊張的看著兩位預備宇航員躺進了冬眠倉,看著冬眠倉關閉,並且注入了黃色的營養液。
“這是成功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顫抖著嘴唇問道。
正拿著一個平板電腦監控兩台冬眠倉運行情況的瑞康工作人員點點頭,平靜的說道:“已經進入深度冬眠模式了,兩位冬眠者的身體狀況平穩,一切指標都很正常。”
“這次測試預計冬眠時間12小時。”
“接下來將會有負責人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兩位冬眠者的身體安全。”
“好!好啊!”
嘩的一聲,整個監控室中掌聲雷動,歡呼聲四起。
能成功冬眠,那就已經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隻要這次的冬眠測試成功,那麼接下來隻要再進行一次2個月的短期冬眠測試,人工冬眠倉上航天器的所有測試就全都完成了!
本身人工冬眠倉就已經有豐富的冬眠測試數據了,從短期的幾個小時冬眠,到長期的四五個月冬眠,瑞康都進行了大量的試驗,證明了設備的安全性。
現在的試驗,隻是在測試太空失重環境下的冬眠能否順利成功而已。
隻要成功,那基本上就沒有其他需要擔憂的問題了!
雖然說模擬倉的環境,和真實的太空環境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差別的,至少在太空中各種意外,是不可能模擬的。
但是上太空這件事,本身就具備這種風險性,並且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徹底避免的,能通過各項標準測驗,就已經足夠安全了。
至於那些不可預知的意外,就算發生了,那也隻能認倒黴,科研人員已經將所有可以排除的危險盡全力排除了。
“接下來的十二個小時,我們會密切關注的。”航天局的領導也留下這句話後,就先帶著各位老前輩們離開了監控室。
這些老前輩們一個個年紀都八十朝上了,他們可不能就這樣在這耗十二個小時,這種艱苦的活還是讓小年輕來幹吧。
接下來的十二個小時裏,瑞康集團的一位工作人員,以及航天局的幾個職員,就一直呆在了監控室中,密切關注著兩位預備宇航員的情況。
一切都如同預期一般順利。
十二個小時間,兩人的身體狀況非常穩定,沒有因為失重而發生什麼不好的變化。
隻不過在失重環境下,肌肉的萎縮速度要比在地球上快得多。
原本,根據瑞康科研人員的計算,在地球上冬眠,極限的冬眠時間是三十年,就必須喚醒冬眠者,然後進行一些複健訓練,為肌肉重新充能,不然冬眠者的身體機能將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害。
但是這一現象在太空中,幾乎翻了一倍。
在失重環境下的冬眠,可能最多一次性隻能冬眠十五年,就必須蘇醒過來進行一些身體複健,不然就有可能肌肉徹底失活,成為一個癱瘓患者。
不過還好,這個問題至少在目前,不算是一個很嚴峻的事。
畢竟現在人類的足跡最遠才探索到了火星,一次航行也就不到一年,還遠遠不需要冬眠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