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是有了,可是,畢竟烏冼部太過強大,而我們實際的戰鬥力差強人意。
如果把軍隊擺在明麵上,將至少有十倍的懸殊,這種實力的差距很難抹平,不過,我們跟烏冼度交手數次,慢慢的積累經驗,也逐漸找到他們的弱點。
用兵之道,以計為首,貴在隨機應變。
我們有元城固守,占據天時地利,破他們的糧草,讓他們軍心不穩。
他們有再多的軍隊又有什麼用,元城的堅固絕非靠人數就能破解。當然,圍城困城也是不錯的計策,可是,元城自給自足沒有多大壓力。
別忘了還有一個改變局勢的外掛我存在,我已經連續偷了他們兩次軍糧,這些軍糧足夠我們的軍隊吃一陣子了。
這讓我想起一首紅色革命歌曲: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想當初還有諸葛孔明草船借箭,我們缺了東西自然可以向烏冼部借。
第二天,照常烏冼部的軍隊出陣挑戰,鐵木流和鐵木雷帶兵應對。當然,我們有我們的計劃,又換了全新的一千人馬。
如果按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我們手底下的軍隊將輪流一個遍,讓他們都感受戰爭的氣氛,習慣戰爭的激烈。
當天下午,瞭望台上便有人報於我,說又有大批軍隊集結。
我當時正在跟師傅察罕虎登學習箭術,連忙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瞭望台。
施展鷹眼往對麵一瞅,可不是嗎,來了一批新軍隊,穿的軍服和款式都有所不同,想必是從烏冼部其他地方調過來的。
粗略估計一下,這批軍隊人數過萬,再加上原有的一萬五千人餘人,總人數飆升到近三萬!
看來此次烏冼度豁出去了,把血本都壓上。
顯而易見,烏冼部軍隊總人數三萬餘人,這次為了攻打元城便調來兩萬多,大後方已經所剩無幾。
而這種情況下,若是遭到別的部落的窺視,突然發起雷霆一擊,烏冼度的老家非得拱手送人不可。
然而,這回無需別的部落窺視,我們早就窺視已久。
烏冼部和鐵紮爾部幾乎傾巢而出,後防空虛,正是我們出兵的好時機,不敢說能乘機拿下烏冼部的大本營,反正拿下鐵紮爾部的大本營誌在必得。
緊跟著,在烏冼部增援部隊到來之後,還沒等我走下瞭望台,征收軍糧的後勤部隊也開赴而來。
妥了,這回有好戲看了。
我哈哈大笑著走下瞭望台,然後傳令下去,提前告訴大廚房,準備最好的晚飯,今晚要犒賞三軍,我們元城的軍隊都有,人者有份!
下令之後,我便不管這裏的事了,自己返回住的地方,關門閉戶,不讓任何人前來打擾。
我當然有我的計策,這是我的秘密,隻有當我研究妥了,才會告訴鐵木流兄弟。
整整一個下午,我也沒有出來。
當我終於研究成功,鑽出蒙古包,卻看到門外站著兩個士兵,正焦急的在門口打轉轉。
“怎麼啦?”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