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京城(1 / 2)

九十年代初北京的農村,展景南正在自家院子裏和他的兩個小夥伴打著沙袋,練習著拳法和腿法,三個小夥伴都有著共同的愛好:散打,沙袋是南的爸爸給他做的,大麵口袋套麻袋裏麵放滿沙子掉在架子上。南的爸爸也是一名散打愛好者,但是由於忙於生計自從南的爺爺去世以後就在沒有好好練過了,南爸的這個愛好來自於南的爺爺。

南的爺爺當年在天橋開著鞋店,老北京天橋是打把式賣藝紮堆的地方,還有很多摔跤愛好者在這裏過招,南的爺爺就是這些摔跤愛好者中很出名的一位,南的爺爺除了摔跤還練散打,鐵砂掌,正是這些愛好把自己的鞋店生意耽誤了,最後鞋店關了門,爺爺也回到郊區的農村,回農村後娶妻生子有了南的爸爸。

由於南的爺爺以前經常和人過招肺部受過傷,自己又不在意在南爸16歲那年就去世了,自此南爸開始自力更生,後來娶妻生子有了南,在空餘時就會教南散打和摔跤,但功夫想有所成還是要靠自己刻苦練習,還好南天生就對散打有著很大的興趣,身手還是很不錯的。

這一年是南初中畢業剛剛中考完,南的學習成績一般,他並沒有對中考成績報有太大的希望,隻要能上個轉戶口的中專就行了,那時北京的農村很流行上中專轉戶口成為非農戶,這樣將來好找工作。

另外兩個小夥伴是南的發小,有著和南一樣的愛好,但功夫最棒的還是南,南上學不認真學習,卻用零花錢買了很多功夫書籍自己練,截拳道,跆拳道,都是自己鑽研自學成才,能練的不錯主要還是南爸從南小時交的散打基本功起的作用,有了基本功在練一些高難度動作就沒那麼費勁了。

南的家庭條件很一般,買不了太好的練功道具給他,大多都是自己做的,那時國內散打俱樂部並不多,電視裏散打比賽也很少,南練習功夫主要出於愛好,並沒想過將來能有什麼多大用處。

很快中考成績出來了,但很領他失望,並沒有中專錄取他,錄取他的是他們縣的一所技校,也不能把戶口轉為非農戶,他的另外兩個發小也是沒能上中專,一個被職高錄取,一個被技校錄取。

但這都無妨,本來他們也沒想過靠讀書出人頭地。

南拿到錄取通知書後琢磨著,要不要給媽媽看,南的媽媽身體不好腦血栓臥病在床,南媽從小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將來有所作為,可是南確實不是學習的料,中考還是沒有考上中專。

南媽這時候已經病的很重了,腦血栓嚴重時導致腦出血反複住院控製病情,在出院,每次都會加重一些,南看著病床上的媽媽想“既然我也沒考上中專,我就不上那個破技校了,在家好好照顧媽媽吧,也能替爸爸分擔一些,讓他少些負擔”,於是南跟媽媽說“媽我考上了一所技校,但是不是我喜歡的,我打算明年在重讀一年,考一個好的中專”,媽媽不能說話,點了點頭。

南開始在家裏寸步不離的照顧著媽媽,這樣爸爸出去掙錢也能安心些,可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南媽又一次病重了,這次去醫院醫生也沒能搶救過來,媽媽去世了,南很傷心,覺得老天不公,讓媽媽得了這麼個受罪的病,讓他失去了媽媽,南媽是一個非常好的人,為人善良和藹,卻這麼早去世,南覺得看來好人有好報這句話也隻是人們的想象而已,世事無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