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協認為‘黃金黑市’很快就會被皇家銀行給打擊的不複存在。
可是聽陳宮的意思,這黑市不僅沒有被打擊,反而更加強大一樣,劉協皺眉道:“現在還有世家高價收購黃金?”
“有!當然有!地方上比比皆是。”
“那些高價收購黃金的家族腦子有問題嗎?明明在長安十貫錢就能兌換一兩黃金,他們非得要花十幾貫,甚至三十貫在地方上兌換一兩黃金?”
陳宮搖了搖頭道:“陛下,你把世家還是看的太簡單了,陛下想來是以為世家最大的經濟收入是來自經商吧?”
“難道不是嗎?”劉協確實是這麼認為的。
陳宮道:“陛下錯了!真正的大世家是不屑經商的!敢問陛下,袁家有經商嗎?曹家有經商嗎?”
“似乎沒有聽說過!”
“可是曹操的父親曹嵩就花了一億買了一個三公之位。袁紹和袁術兩兄弟靠‘四世三公’的名聲就能發展出來如此龐大的勢力嗎?不能!首先是因為他們有錢,袁家不經商他們哪裏來的錢?”
劉協皺眉道:“難道就是因為這些世家的門生故吏滿天下?”
陳宮點頭,“是!想要做官,首先是要被舉為孝廉!有舉薦資格的人唯親是用,那麼外人怎麼辦?就得花錢了!一個被舉薦孝廉的資格往往就需要花費數千上萬貫甚至更多。
陛下可不要以為這麼多錢沒人願意出,臣當時想出都沒人收啊!搶手的很!
成為孝廉,按製度並不立即授以實職,而是入郎署為郎官,承擔宮廷宿衛,目的是使之“觀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務。
然後經選拔,根據品第結果被任命不同的職位,如地方的縣令、長、相或朝廷的有關官職。一般情況下,舉孝廉者都能被授與大小不一的官職。
這個過程之中,那孝廉又需要花錢通過選拔,任命職位之時又需要花錢,成功任職後更是需要花錢感謝。
此後,這人便成為舉薦人的門生。逢年過節這不都需要孝敬他的舉薦人?少了也拿不出手!
比如臣舉薦了一個孝廉,他為官後成為臣的門生,這個門生到了一定程度之時,他又會有屬於自己的門生,他的門生又會有門生,可是到最後,這些人都屬於臣的門生,他們都是需要孝敬臣的。
這才是世家的根!
所以,這些世家不屑經商,他們自然也就沒有商隊,沒有商隊也就無法來長安兌換黃金了。即便可以組建商隊,但是這些世家肯定也是不願意冒這個風險的,路上被人搶了怎麼辦?”
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舉製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
漢武帝時,采納董仲舒的建議於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詔郡國每年察舉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這種察舉就通稱為舉孝廉,並成為漢代察舉製中最為重要的歲舉科目,是漢代政府官員的重要來源。
劉協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科舉製度皇家得不到一點利益,全被這些世家所把控,讓世家越發根深蒂固,怪不得漢靈帝要賣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