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芝淡定說著話,他覺得當初錢玥在新加坡學得就挺好,如果搞科研技術之類,倒是能來美國闖蕩幾年。
高博學笑了笑,回答說:“現在我就隻有個初步的想法,過幾個月再決定也不遲,新加坡和港城都是好地方,我聽說你在新加坡商業區的海邊買了一大塊地,打算把許多公司總部都搬遷過去?”
“嗯,已經在建造,有些寫字樓已經建成,施工速度比陸家嘴那邊還快一點,主要是當地工人對建造寫字樓有經驗,我的那幾棟超高樓呢,蓋到哪了?”
“老板,那可真是高樓,工期好幾年呢。我上次去滬市,發現才建造三分之一左右,附近正在修建地鐵出入口,建造了許多商品房,因為你投資打造的這片國際化辦公區,很多有錢人擠破頭也想住到那附近去,都說房價還要漲。現在拿地,比你當初拿地時候的價格貴了十幾二十倍。”
聽高博學說完,陳林芝得意洋洋,開口道:“什麼叫眼光,這就是了,全麵取消福利房還沒多久,市場依然沒有反應過來,你多派人去各個大城市問問,隻要是規劃的新城區,提前囤地肯定沒錯,最近我再擠點錢給你,有些項目可以拿出來開工建造了,正好培養屬於我們自己的建築團隊,保證工程質量不出差錯。”
投資包括萬科之類的房地產公司的同時,陳林芝自己這邊也在從事中高端房產項目的開發,光是綜合性的商場就有四十多座已經完工和正在建造的,陸續還會有一批。
至於寫字樓群,主要的一二線城市裏幾乎都有,尤其是北上廣深,近年來隻要有閑錢陳林芝就喜歡往裏麵投,還玩起了用貸款換規模那一套,盡量在不影響其他生意的同時,加快擴張速度,幾乎都是玻璃幕牆的寫字樓和商場,晚上內透燈光漂亮,三五十年內基本不用擔心會過時,和那些壓縮成本的老式建築不一樣,所以早建造早收租,建造成本還比較低。
那批三峽集團的股份,到現在幾乎都被抵押了,代價無非是些貸款利息而已,考慮到人民幣的通貨膨脹速度,等於把投資三峽大壩的錢先拿了回來,絲毫不耽誤其他項目。
高博學說道:“公司裏本來就有建築團隊,隻不過項目太多一直不夠用,假如你覺得將來還要擴大,我回去以後就再收購些建築公司,現在什麼都不多,就是往建築工地跑的工人多,還出現什麼留守兒童的新詞,上個月我才捐了一千萬人民幣,用來給山區兒童改善夥食。”
“你?”陳林芝摳字眼。
高博學趕忙賠笑道:“不不不,是老板你捐的,我代替你捐,這可是錢總點頭批準簽過字的決議。”
知道是指錢玥,陳林芝本來就不在意,揮手道:“那就算了,這種錢多捐點也好,行善積德。人家出門打工不容易,保險和社保一定要跟上,我在黃浦江邊那幾塊好地也拿出來,準備準備,在各大城市打造一批樓王,建築標準一定要最高,名氣也一定要響亮,我準備對外收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