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機互聯!”
.......
實際研發中,研究員們發現,底層代碼、交互設備和指令集是三個互相獨立又彼此聯結的整體,隻進行其中一樣的研發是不可能的,原本的三個分組隻好再次合並起來。
他們找到A國耶魯大學的艾普金斯教授,他的團隊合作開發的一個小東西幾乎就是虛擬機的縮影,區別隻在於功能的多少而已。
在說明來意之後,艾普金斯帶領來訪者前往他的團隊租賃的工作室,看起來是那種雜亂而有序的類型,計算機四處擺放著,各種工具線纜堆在幾處,看著淩亂,要用什麼時隨手就能拿到,艾普金斯手腳麻利地打開各式燈光電腦設備,灰暗的工作室頓時被冷光照亮。
艾普金斯一邊打開電腦一邊介紹:“這是我本來的課題,也是霍金先生的訴求,可惜先生在它成熟可用前辭世了,它便閑置下來,隻用它賺了幾篇論文,給你們也算物盡其用了。”
他指指擺在實驗室中間的一台輪椅,上麵連接著一個頭盔,各式線纜纏繞在頭盔周圍。
“用現有技術就能實現你們描述的設備,隻不過輸出部分要花大力氣。我想它,肯定對你們有用。”他點開軟件,坐上輪椅,戴上頭盔,然後癱了攤手腳表示他沒有使用任何控製器,但是輪椅已然動了起來,前後左右,運轉自如。
“對於霍金先生來說,這輪椅扶手上的搖杆是個擺設,這不是自動化程序。”教授聳肩,脫下頭盔起身。
“它用到了醫院裏的腦電波檢測儀,通過檢測你的腦電波識別出你的意願,每個人做同樣動作時的腦電波是不同的,所以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它才能識別出你要左轉還是右轉,前進或者後退。”
他伸手示意,來訪者遞給他一塊U盤,他插進電腦,開始轉移程序和文件“霍金先生想要得到一台隻靠大腦操作的輪椅,他擔心以後自己眼睛都不能動了,於是我們研發了這個。原本還可以試著研發一下用腦電波操縱的機械臂,用於操作鍵盤,但是難度太大,進展緩慢,他在這之前離去了。”
他看了看亮起的手機,是到賬信息,拔下U盤遞回來。
“全套的程序,使用方法,製造過程都在裏麵,是你們的了。”
......
開發時的趣事。
操作員正在測試虛擬世界裏的行動,此時他正躺在床上,然後就開始了瞎抬腿的床shang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