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陽(1 / 1)

十月的墨梅開了。

京城朝陽,予世人的妝容便鋪設開來,寒冬冷梅遺世獨立,山水留白。京城內琉璃瓦翠,錯落有致而迂回盤桓——

皇宮朝陽——

第四代帝皇——武陽帝此時便居於皇家內堂的白鹿園林。沿著流水順逐而下,依柳而建的一間草堂內。

堂內,有一中年男子雙手束後,其服黃龍袞衣,戴垂瑬纊冕,覆綴玉赤舃,端的是眉軒鳳眼,英武威嚴。想來,這便是那的中興之主——武陽帝朝穹了。

屋內橫置一建木書案,左右規放著有書櫃,櫃麵掛有神人程露圖、隱隱廬山圖二山水畫卷。

室內檀香輕緲。

有女倚案而息,身姿婀娜,佩戴鳳冠,懷抱暖爐,雲鬢散瓊玉,愁容難消。一雙細長眉眸望向武帝,朱唇輕抿又微張,愁言:“穹哥,我怕,我怕小陽再也回不來了,小陽他還那麼小,離了我們……”女子雲袂微顫,竟是再難開口,嬌顏不知,淚已瑩瑩。戚容模樣,足讓天下男子間之心碎。武帝聞言,袖袍微顫,坐而輕擁女子入懷,左手緊握隱於袖,幾欲言語,卻如哏在喉——

話道——

高祖之孫,三代幽帝。在位十年秋,集民力建銅雀台於馬嵬,廣召天下,意選三千美人入銅雀深宮,侍君左右。

同年,各州因災禍橫行,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加之幽帝即位多年,揮霍無度,強行征用民力,致百業荒廢。苟且淫道的大臣官員,遁隱山林的失意能人……人間地獄,不過如斯。

然亂世出英雄,自有大毅力者揭竿而起,發跡於一隅。攜眾民偉力,平地起驚雷,起義造反!

起義活動於雲逸州初戰告捷,待消息流傳開來,各地群雄遙相呼應,群起而攻之,幽帝惶恐之下派兵鎮壓,戰爭至此拉開序幕。

時二年春,起義軍且戰且勝,一路高歌猛進,至秋,各路群雄會軍大洲都廣陵,崇德山。夜謀一宿,於次日召告天下——起義軍建國於都廣陵,號大泉,帝即明帝朝明,是為高祖曾孫。

時年,明帝壽滿七數。起義大軍連年征戰而如有神助,至年冬攻破國都朝陽城,踏破城門,大泉明帝侍身大將軍吳勝於呈龍殿前劍戮幽帝,至此,名存實亡。

但白晝現雙日,黃昏起帝星,注定了今夜的不凡——

至夜,呈龍殿外突現神兵,為首男子,甚為英武,拔劍呼籲四方,殿內大泉駐軍將士竟有一半策反,大泉明帝,將軍吳勝等人,駭然惶恐,奮起反抗卻難掩頹勢。夜襲,在這皇城朝陽,以熱血點燃!

在所有人都以為皇天將換時。次日天初現陽,遊龍禦首登絕頂,天下風雲聚,有一男子踱步登天,乘天地之正氣,禦六氣之辯,黃袍加身,帝號武陽!

武帝即位,以雷霆手段,整頓朝野,拜榆林醇儒陳士林先生為相。改國策,修補天下,安撫民眾。後施用新術,經濟得以回升,薑民有食,國家煥然一新。

此後,武帝拜儒家為國學,於各州設立學院,引天下聖賢共圖國強,蒸蒸日上,史稱武陳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