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最後一投(1 / 2)

美國之行後,張簡陽感觸良多。

他發現不少美國同齡人是將籃球當作一生的使命來熱愛的,他們很多人都說要去打NBA,即使清楚99%的人都做不到,但依然為了這個目標熱情奮鬥著。

張簡陽則遇到了人生的瓶頸,他答應過張大同,必須兼顧繁重的學業。

更何況,他是以優等生的身份轉學到市一中的,放棄這麼好的學習基礎專攻籃球,旁人看來“不合情理”。

在市一中念書,隻體驗了一周高強度生活,張簡陽就心不在焉了。

他感覺籃球和學業實在難以兼顧,如果是以打職業為目標,那每天高強度練球肯定不能中斷。

但看看身邊的人,每天食堂打飯的時間都要抽出來背書,已經說明了學習會耗掉多少精力。

即使以後能憑借體育關係進入一流大學,但基礎崩掉了,去念好大學又有什麼意義?

“你要真的想不通,就選自己喜歡的吧,文化什麼時候都可以補,別人70、80歲老人還有考研究生的!”

陳宇沒念過大學,但他如此開導張簡陽。從事體育要盡早決定,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詹姆斯,身體巔峰轉瞬即逝。

張簡陽聽從了陳宇的建議,依舊勤奮練球。

高中期間,張簡陽還跟隨學校參加了一些省級賽事,在陳宇關係網的介紹下,也在全國性的商業賽事上露過麵,不斷確認自己實力保持在國內同齡人第一檔。

高中畢業後的夏天,張簡陽眼疾加重,他擔心進一步惡化就隻能完全憑感覺打球了,於是放棄了大學籃球,直接加入本省俱樂部青訓隊——陳宇和趙磊待過地方,離職業賽場一步之遙。

僅僅一年,張簡陽就得到了在CBA出場的機會,首秀雖然隻有7分鍾,但3投2中,送出4次助攻。

雖然他的身體先天條件不是最好的,但教練將這個小夥子的勤奮態度、戰術素養看在眼裏,時不時將他調進名單。

張簡陽也是爭氣,每一次都抓住機會有些許亮眼表現,因為他知道,張大同和陳宇他們就在電視上看著自己。

到目前這一步,和張簡陽的最終人生理想還相去甚遠。他曾想象自己在職業賽場上叱吒風雲,成為比肩科比的那般人物。

但他已經付出了所有努力,甚至花光了所有運氣的感覺,也“僅僅”隻達到了這一步。

“將一筐雞蛋砸在牆上,沒摔碎的就是職業球員。”

不是有人這樣形容嗎?但這個世界的確就是如此殘酷。

那些陪伴他一起成長的小夥伴,沒有一個陪他跑到這裏。

姚俊寶輕鬆考進了一流體校,但並沒有躋身職業圈。

林紫芸考上了重點大學,可能到老了也不會對別人提及,自己年輕時還學過籃球。

李伯延就讀的高中賽事繁多,而他又是一個極度熱愛競爭的人,刻苦訓練之餘,落下一堆說嚴重也不嚴重的傷病,但這導致沒有一所頂尖大學願意冒險招攬他,從概率學上而言,可以說已經被埋沒了……

回首那些日日夜夜,身邊的人和事,張簡陽甚至變得有些麻木。沒有一件事按照他最美好的想象發展,他應該從一開始就清楚,自己並不是“天選之子”。

“張簡陽,別發呆了,換下人!”

國家隊教練在喊他的名字。

備戰2024年洛杉磯奧運會,張簡陽被意外選進了國家隊。

此舉遭到很多球迷非議,因為很多人認為張簡陽並不是中國籃球圈裏最好的頭幾個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