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劍外忽傳收薊北(1 / 3)

“方霖。”

仆固懷恩亦站起身來,大掌搭在她肩膀上,死死扣住她。

“為何?”方霖知曉郭子儀對他有囑托,隻好緩和神色道,“我隻是想去河北試試運氣,不會拚死衝動。”

“你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陸遠做做打算。”仆固懷恩歎道。

“子遷?”方霖疑惑不解,被他這麼一說,突兀覺得心頭一空,仿若丟掉了什麼。

“對。”仆固懷恩對她語重心長道,“你有沒有想過,你們身份大不相同,你或許可以全身而退,然而河北藩鎮被剿滅後,他呢?”

“他…”

“你是郭子儀的得力戰將,你是應元娘娘的愛徒,你是大唐第一女宰相,巾幗不讓須眉,你不顧生死,跋涉千裏,刺殺安祿山,你被天下百姓讚頌愛戴,百姓視你如神女下凡,比紅拂女還要傳神,為你焚香祈禱,頂禮膜拜,朝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殺你,也沒有必要殺你。”

“可是他呢?他是降將,他降了兩次,從唐至燕,再從燕至唐,你以為皇帝會撇下他降將的身份,直視他那一顆死而後已的耿耿忠心嗎?”

有如一道晴天霹靂落在方霖肩頭,越過柔韌的經脈,刺進她的頭顱,讓她呆滯在那裏,說不出一句話來。

“他是李光弼的部下不錯,可是李光弼都被貶斥到淮南去了,郭子儀永世不受重用,若不是翻出先帝賜給他的千封書信,他就要被陛下送去建陵掃墓了。連他二人都如此,何況是解甲歸田的降將陸遠?”

“在這世上,連活著都需要一個安穩有力的理由。”

方霖帶著一身冷汗,與失魂落魄的神色走出了仆固懷恩的營帳,冷風一吹,將方霖後背吹得幹爽了一些,艱難地仰起頭顱,向東邊的天際眺望過去,不知道陸遠到了洛陽麼,那裏的大戰激烈與否,他有沒有受傷。

不知道子遷想了這些麼,說好的,等他回來的時候,讓郭子儀和李光弼這兩個事主給他接風洗塵,好好賠禮道歉一番,而今這兩個人都不知道去往天南海北的什麼地方了,朔方軍裏連他們的影子都沒有,新入營的小將恐怕都不認得大唐的兩位玉璧是什麼模樣,昔日的節度使也終將隨著歲月消散而去,或許隻有淩煙閣上才能看得到他們的相貌。

更何談,希冀他二人為陸遠遮風擋雨,平反昭雪呢。

我不想那一杯毒酒送到子遷的府上,懷著苦澀笑意,灌進他的嘴裏啊。

半個月後,朔方節度使與陸遠彙合,強攻洛陽城,史朝義棄城而逃,一路上,隻有痛打落水狗的同僚,不見發兵援助的燕將,史朝義仰天痛哭,心懷無盡淒涼,鋪天蓋地的朔方軍,各路人馬,甚至河北義軍夾道追殺,無力交戰,隻能尋找夾縫苟且偷生。

這一番逃亡,便從寶應元年年底,逃到了寶應二年,從洛陽,逃到鄭州,鄭州卻先被朔方軍攻下了,再逃到汴州,汴州守將卻在城牆上舉起唐旗,聲稱已經棄暗投明,看在昔日主仆情分上,也不為難史朝義,讓他自尋前路,史朝義無可奈何,途徑濮州,滑州,衛州,又被朔方軍擊敗,馬不停蹄,托著疲憊之師,逃到莫州,才消停下來。

莫州的後背,便是幽州,隻可惜範陽節度使李懷仙早已投降朝廷,史朝義指望不上。

正月,李豫改寶應二年為廣德元年,應是打算平河北亂,廣施鴻德了。

而莫州的守將,已是暗中修書投靠了朝廷的魏州節度使田承嗣。史朝義尚且不知田承嗣已經暗中投降,受他哄騙出城繼續北逃,田承嗣轉身卻是將史朝義的一家老小交給了朔方軍。

一路上燕軍已經走光了,得知鋪天蓋地的唐軍從四麵八方湧現而來,而安祿山的舊將早已大多投降唐廷,史朝義的嫡係將士們也隻能作鳥獸散,棄了主子,逃到各鎮節度使麾下躲避殺身之禍。走投無路的史朝義,隻能帶著百來出生入死的百來弟兄,逃到範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