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道士,欲欺天(1 / 2)

都說王侯多薄命,誰知神仙也貪生?自武王伐紂以來,天上諸神各安其位暫且不談,單說那流落在人間的修行之人。有肉身成聖者,如楊戩、哪吒;也有享人間富貴者,如周武王、薑子牙。聖人自去閉關修煉,封神之戰使得截教凋零,闡教氣數大漲,於人間昆侖山上開設道統,傳教於世。幾百年後,民間便有了“天下道法出昆侖”的說法。

到了唐代,有一金蟬坐化,曆經十世磨難投胎成佛;又有一猴王不尊世道,妄圖開天辟地。二者出現讓道法動搖,使得佛教傳入中原。自此,天朝便有了佛道兩教爭鋒的局麵。

“從那以後,佛道熱衷於爭鬥,對妖邪之事疏於管理。而妖邪也嚐試遵守人間法則,少有惹是生非者。百年以前中原大亂,終究是人的過失。”一個溫和的聲線從湖中央響起,此處名鴛鴦湖,因兩潭湖水相近而得名。湖水中有一個竹排,上麵站了三個人,分別是船夫,道士,和道童。剛剛封神之戰、佛道兩爭的那番話,就從道士口中說出來的。

道童說:“師父,你這說的是《西遊記》與《封神演義》的故事,即便沒有看過,看過電視機的也知道,能不能不要拿出來顯擺?”

道長的臉有些掛不住,正色道:“胡說,不信你問問老伯?”

二人同時看向船夫,船夫憨厚一笑,說道:“道長博學多識,不知能否看出這鴛鴦湖的門道?”

“鴛鴦湖,分陰陽,中間由山脈隔開,如果從上麵俯瞰,應該能看出包含陰陽魚的太極圖。”道士急忙開始顯擺,生怕被人說他是騙子。

“師父,你又開始了,這點道理隨便一個江湖騙子都能胡侃兩句。”

“你這徒兒,怎麼能總是對付你師父呢?”

道童擰了擰鼻子,轉頭看向船夫:“老伯是想考一考你,兩座湖水哪一個是陰,哪一個是陽。我說的對吧?”

船夫依然是笑笑不說話,道士覺得對方是故弄玄虛,掐指一算,臉色突然大變,囑咐道童:“切不可向水中看去。”

道童見師父這般謹慎,也就乖乖聽話,佇立在竹筏的中間一動不敢動。

良久,船夫說了一句“上岸了”,師徒兩個才舒一口氣。道士臨走之前問船夫:“這河中有什麼靈物,怎麼如此凶猛?”

船夫用竹竿輕點岸邊,不以為意的說道:“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

柳家村的人不一定都姓柳,比如門口掛著斧頭的這一家,家中男人姓張,以鑄鐵為生。今天張家的大院好不熱鬧,人們嘈嘈雜雜的說著這家的情況。大意是出生不久的孩子,屢屢生病多次險些喪命。碰巧今天村裏來了一個道士,號稱天文地理無一不通,疑難雜症無一不治,就被村長攔下了,幫張家的嬰兒看一看。

張家搬來不過幾年,本來柳家村是不收外人定居的,而且一個渾身黝黑隻幹粗活的漢子,帶著花容月貌的婦人前來相投,怎麼看都讓人懷疑。但黑漢子打鐵的手藝實在是好,做菜用的菜刀,種地用的鋤頭,經過他打磨之後都好用的不得了。村長破例允許其住下來,還幫忙開一家鐵匠鋪,讓黑漢子有個營生。

也不知是什麼風俗,張家門前常年掛一柄斧子,所以村民都叫黑漢子為張斧頭。張斧頭平日裏隻知打鐵,少與人往來。但他的妻子待人和善,長相可親,圈了不少好人緣。此番小孩子得病,惹得全村的人為他們家著急。

來村裏的道士身穿道袍,走到哪裏都帶著一個道童。先是看了看嬰兒的麵向,又問了生辰八字,將左右村民都請出房間,隻留下孩子的父母,說道:“敢問閣下,自孩子生病後,你們可去佛廟中祭拜過?”

男人沉著臉說:“從來沒有。”他對這個體弱多病的孩子很不滿意,因為打鐵需要力氣,倘若真是一個病秧子,將來無法繼承他的衣缽。

張家女主人問:“附近的山上有一座觀音廟,我們是應該去拜一拜嗎?”

“不止要拜,”道士歎氣道:“我與你們實話說了吧。此子麵相顯貴,是金童命,但錯就錯在不該臨世。現在有一位神佛要收他,因為有六道輪回壓著,所以貴公子能活到現在。”

張斧頭怒道:“你們這些騙子怎麼說都無所謂,但為什麼一定要拜佛?”

“如果拜一拜就能過去那太簡單了。”道士說道:“你們是孩子的骨肉親,想要救孩子一命,需要出一個人肯剃頭出家,在佛前日日為他祈福。這還不夠,我還得製造一個假童子瞞天過海,向天借壽23天。”

“二十三天?”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23歲之後能否活下去,就看他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