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自動步槍及其原型介紹(部分非原創)(1 / 2)

本書中提到了一種65自動步槍,憑借著這種自動步槍的猛烈火力,讓訓練不足的華夏士兵在倭人麵前具備了強大的攻擊力。事實上,這不是單純的YY,因為在現實曆史中,這隻步槍確實是存在的。它就是弗?格?費德洛夫(V.G.Fedorov是俄蘇時期著名的槍械專家,)在1916年研製出一支6.5毫米口徑的自動步槍,並給它定義了個新的名稱--自動槍(俄文ABTMaT),軍方編號為M1916。費德洛夫親自監工,由兵工廠生產了一小批M1916自動槍,配發給第189步兵團所屬的一個經嚴格挑選的官兵組成的連隊,到前線作戰試用。

費德洛夫曾說過一句超前了半個世紀的話:\"單兵武器的未來演進可能出現兩種類型的槍械:一種為衝鋒槍和輕型卡賓槍合二而一,使用新槍彈(即現代短突擊步槍的概念),另一種為輕型自動步槍,應當使用威力較大一些的槍彈(即現代突擊步槍的概念)。\"

一次世界大戰中,俄軍製式步槍為莫辛-納幹步槍和三八式步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俄國嚴重缺乏步槍,曾從日本進口了很多三八式步槍),這兩種槍均為單發彈倉式步槍,戰鬥射速極低,而且俄軍製式7.62×54毫米、R(有底緣)M1891槍彈作為步槍的彈藥威力過大。費德洛夫萌生了設計一種後坐力小、能自動完成子彈上膛退殼步驟的步槍的念頭。

經過比較,他發現當時各國使用的製式槍彈中,日本有阪6.5×50.5毫米SR(半底緣)子彈彈徑最小,後坐衝量最低,於是他以有阪6.5×50.5毫米槍彈為基礎,研製了M1916自動槍。

但是由於俄國先後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皇俄國和隨後成立的臨時政府相繼被推翻。新成立的蘇維埃政權又麵臨著帝國主義和國內敵人的雙重進攻,各項科研幾乎全部停頓,M1916步槍的試驗不了了之,更談不上大量生產和列裝部隊了。

直到1921年4月21日,蘇聯工業部才報告說:\"費德洛夫自動槍大量生產已成現實。

但不幸的是,M1916步槍的實際生產量是微不足到的,因為當時大量生產的是莫辛-納幹單發彈倉步槍。從開始生產直到1925年10月1日停產的5年時間,費德洛夫M1916的總生產量不過3200隻,幾乎沒有對步槍領域產生任何影響。

與同時代的武器對比,費德洛夫M1916自動槍的設計思想是相當先進的。20世紀初研製的自動步槍都很笨重,而費德洛夫M1916步槍重量隻有4.4千克,全長為1045毫米,彈匣容量25發。費德洛夫在設計上關鍵性的一步是采用了合適的彈藥,他知道從對後坐力的承受、自動射擊的易控性和步槍機構的壽命等因素來看,7.62×54毫米R彈顯得威力過大,而中等威力的6.5×50.5毫米SR彈則很合適。但當時世界各國軍方主流思想都認為步槍的射程應在1200米以上,而費德洛夫的設計思想與之格格不入,被淘汰是命運使然。M1916步槍停產後,蘇聯又開始了恢複研製使用7.62×54毫米R大威力槍彈的半自動步槍的開發工作,從現在的觀點來看,費德洛夫在減小步槍口徑、縮短步槍作戰距離和提高步槍火力方麵是位\"先知先覺\"者,可惜受製於當時普遍的步槍遠射思想,費德洛夫M1916步槍隻能是曇花一現。但費德洛夫的槍械設計理念對後人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他的著作《自動武器》和《輕武器演進》兩書長期被輕武器設計師列為重要參考書,而《輕武器演進》更是把卡拉什尼科夫引領上了輕武器設計師之路。40年之後,卡拉什尼科夫設計成功著名的AK-47步槍,終於圓了費德洛夫的自動步槍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