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花開花落。
百年,枯骨埋蒼山。
千載歲月,滄海變桑田。
萬古悠悠,輪回卻不變。
世間一切,佛家謂之為相。
是以佛家皆是跳出紅塵,參禪悟道,以肉身渡苦海,以佛法渡眾生。
道家講究陰陽之說,陰陽相生相濟從而演化世間萬物,更以乾坤八卦之術推演周遭世界,曉天理,知命格,可謂諸般神奇。
當今之世,已不知何年月。
隻是修生煉道之士卻不勝其煩,卻都隻為堪破生死境,羽化而登仙,成就永生之道。
隻是天道之下眾生皆為螻蟻,無數年苦修終成畫餅。
任你叱吒九州或是風華絕代,千百年後終化作一剖黃土。
還有誰記得曾今的你,還有誰抹不去眼中的淚。
輪回,輪回,打不破的詛咒。
前世,今生,因果業力相糾纏。
也許靈魂還飄蕩在九州,星星點點,曾今的碎片。
可是今生又有怎樣的糾纏……。
大道之下生天道,天道之下生眾生。
是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武入道,以禪入道,也有以情入道……道之一途,波瀾壯闊,融萬家法,合世間相。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滿頭銀發的老先生正端坐在高堂之上,一字一句的教著這首唐代詩人的李白的《蜀道難》。
學子們坐在課堂之上,一邊誦讀一邊搖晃著腦袋。整齊的誦讀聲在小鎮中靜靜回響。
隻是課堂最後一排的角落中,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將頭深深的埋在下麵,偶爾抬起頭來瞟一眼上麵的老先生。
隻見那少年眉飛色舞的注視著懷中的書,臉上時而驚喜莫名,時而惆悵惋惜,又時而驚恐萬分。
“好!”
少年看到驚奇之處,竟然忍不住高聲叫起好來。
頓時之間,課堂之上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眾人皆轉過頭來,整齊劃一的看著他。
少年抬起頭,正看見老先生一臉嚴肅的朝這邊走來。慌亂之中,連忙將那書藏於懷中。
然後又裝模作樣的低頭看著課桌上的那首《蜀道難》。
“林雲,是你自己拿出來,還是我親自來搜!”
老先生用手一扣書桌的邊緣,盯著麵前的少年,聲色俱厲道。
看著老先生那嚴肅的臉,名叫林雲的少年終究是極不情願的將手伸進了懷中,磨嘰了半天,終於掏出一本《聊齋誌異》來。
先生一把將他手中的書扯了過來,一看書名,不禁氣的吹胡子瞪眼。
不待林雲吩說辯解,拿起手中的書便往他的頭上重重的敲打了幾下。
一邊敲打,一邊訓斥道:“盡看這些不入流的書,當真是無可救藥!”
被收了書,還挨了一頓痛罵,吃了老先生幾記痛打,林雲心中暗叫倒黴,隻感覺心情鬱悶,再也無心讀書。
傍晚時分,天邊殘陽似血。小鎮靜靜的躺在夕陽的餘輝中,靜謐而又安詳。
一道身影正獨自漫步在這夕陽中,正是今天在學堂中被老先生教訓的林雲,隻見他愁眉苦臉,一臉委屈,煞是可憐。
林雲從小就和自己的爺爺生活在巴蜀之地,爺爺林庚年從小就給他講那些能夠飛天遁地的仙人傳說,是以久而久子林雲對那些傳說中高來高去的仙人甚是向往。
隻盼有朝一日能夠得遇仙緣,修成那傳說中能夠飛天遁地的神通,去遨遊四海。
不過現在倒號,神通沒有修成反倒是先吃了老先生一頓好打。
天空徹底暗了下來,林家院子中已是燭光搖曳。
林庚年一個人坐在院子中的大廳裏,雖然已經上了年紀,但兩眼之中卻是神采斐然。
廳幾上茶香撲鼻,熏香繚繞,隻是在旁邊還放著一本發黃的小書。
“回來啦”,正當林雲經過大廳的時候卻被林庚年叫住了。
“哦”,林雲裝著像往常一樣若無其事的答應到,隻是隨即他的眼睛瞟到了桌上的那本小書,頓時心中咯噔一跳,心中暗罵:“這老先生還真是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