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陵(1 / 2)

“小主,這都開春兒了,陵江的鯉魚怕是好久沒投食了。你也好久沒出去走走,不知那老爺種的垂柳也抽了嫩芽,桃紅柳綠,好耍的很!”

說話的是一個丫鬟,穿著半新的淡綠棉裙,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兒,略塗了些胭脂,臉頰粉紅,帶著笑意,衝著窗欞旁的女子細語。

“怎麼,家尊看我一個冬日窩在家院,特地囑咐你來勸勸我,莫不是在嫌棄他的小女懶散?去年不還是他埋怨我整日外出遊玩,沒個大家閨秀的樣子?”

那是柳家大小姐,頭戴雀狀玉簪,朱紅紗裙,繡有桃花紋飾,腰間係著金絲宮絛,末端垂著紫色流蘇,不加粉飾,此刻正嘟囔著嘴,一個勁地對著她的丫鬟竹兒抱怨。

竹兒捂著嘴,止不住地笑出了聲。

“小主,你莫要因老爺一句沒端由的責怪,就把一切壞事都往他身上推,這次的確是我放不下那陵江裏的錦鯉,生怕它們過了立冬,你去年投放的食料都吃了個幹淨,不小心餓死了。那可是個罪過!”

“竹兒,我待你不薄,你溜出去耍,竟然瞞著我!難怪前日你沒來給我送朝食,我還擔心柳瑤她又無端尋你的麻煩,特地去她的閨房裏看了看,假意送去初春的衣裳,旁敲側擊了一番,遭了她好一頓挖苦。譏諷我淨說些無厘頭的話,還吩咐明秀去找來大夫,治治我的被冷風吹壞了的腦袋。”

“竹兒你莫笑!”

“柳小姐她脾性確實不太妙,小主你多少忍著些她。小主你可是出了名的才女,三絕之一,哪裏會輸與她,她分明是豔羨你的名聲。”

三絕,洛橋,陵江,柳女。

雖然繁華無比,但終究過去是座小城,這裏過去民風淳樸,起名未必非要找所謂的風水大師,就依著這一城名,的洛橋,的陵江,通俗易懂。至於外地俠客詩人私下稱呼的什麼百花橋,浮清江,諸如此類,當地百姓根本不會認。

從前就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地理位置偏僻,可自從臨國遷都,從陽城搬到蘇城,這裏難免多了不少人氣。

這裏氣候溫和適宜,民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常年沒有幹旱洪澇之類的天災,而且土壤很是肥沃,莊稼長勢喜人。王公貴族們偏愛的稻米果蔬,多種植於此地。

更別提這裏遠離西北地區的戰亂,終年不遇征兵勞役,又出了柳老爺子這富甲一方的豪商和深受王室器重的吳家,自然成了宜居的好去處。

可眼下,也不再是之前那個歲月隨著陵江緩緩流淌著的小城了。這裏熱鬧了不少,不說別的,光是青樓就蓋了一家又一家,怡芳院,醉花樓,倚紅樓……

不少王室權貴家的少爺,偏愛帶著一群侍從,不遠千裏騎馬來這裏遊玩,按照他們的話來說,這裏不比京城差,不說秀麗的風景與多嬌的美人,這一城名就比天蘇上了一個檔次。

臨國的顯貴們也想過改名的事,單單一蘇字,沒有天子腳下京城的意境,不顯得繁華,確實差了那麼一點意思。

但王令一下發,蘇城人可都不樂意了,畢竟遷都的緣由,說是因為中原地區是風水寶地,能興隆國運,但他們終究欺瞞不了所有老百姓——臨國在邊境吃了敗仗。

後來給百姓們發放了不少糧食,好言好語,這才稍稍讓步,同意在蘇字前加了個天,天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