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知識傳承,太極之奧義(2 / 2)

“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看著眼前的“眾妙”魏無爭沉吟片刻便開始在腦中感應和搜索起媽媽為他所留下的修煉之法。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有力打無力,手慢打手快。粘即是走,走即使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定、進、退、顧、盼、棚、捋、擠、按、采,挒、肘、靠也。棚、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以柔勝剛’,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以靜製動,都源於老莊哲學。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有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自然而又高雅。內練意氣勁力,運太極陰陽;外練拳勢招式,顯氣勢神態。練身、心、意三家,合精、氣、神三元。”魏無爭好看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他知道,太極雖然是普遍的拳法,可是太極拳博大精深,流傳至今更是有它的過人之處,想不到,媽媽為他留下的居然是太極拳法,為了他更好的調節陰陽,融合龍族和血族的巨大力量。他稍微休息了之後,雖然因為長期感應和興奮有點口幹舌燥,但是,他顧不上喝水,又繼續興奮的感應。

“太極劍,優美瀟灑,劍法清楚,形神兼備的劍術。以刺、劈、撩、點丶抹丶扛丶架、掃、截、紮、推、化等劍法,並結合太極拳舒展大方的身法,靈活穩重的步法,忽剛忽柔,忽隱忽現,沾粘連隨,騰閃折空的變化,以身運劍,連綿不絕,纏繞回旋,蓄發相變,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的特點,以及沾粘不散,無孔不入,虛攏詐誘,變化莫測,屈伸往來,剛勁有力的技擊技法,以氣催身,勁貫劍梢,周身一致,圓轉自然。”魏無爭長長的舒展了一口氣,在感應完太極拳和太極劍之後,他的精神有點疲憊了,他閉上雙目用最後一點精神力去搜尋著,看下還有沒有什麼漏掉的。

結果一搜之下,果然不負他所望,在知識傳承中還有一套輕功,神行百變。“神行百變分為三層,第一層‘腳底抹油’,練成之後,日行千裏。第二層‘壁虎爬牆’練成之後翻牆如履平地。第三層‘泥鰍鑽洞’顧名思義,練成之後渾身如泥鰍一般,任何高手都捉不著。神行百變的內功遠離是將全身的內力旋轉震動,因此可以將外來的力道卸開。”魏無爭睜開疲憊的雙眼,他因為精神過度的透支,雙目開始變成赤紅,他拿下自己的帽子,讓頭發隨意披散在肩頭,雙腳盤坐,微微的活動了下脖子,然後繼續閉上眼睛,開始根據太極心法開始進行修煉。如今的他除了要控製好身體的力量之外,更急切需要他完成的就是變強!因為他知道,上古吸血鬼和龍族的強大,他們都無法麵對的敵人,為了報仇,他隻能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