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菜根譚》中之言,講的是君子為人處世的守則,君子應當光明正大,有如天日,這是君子的心胸,不能有不可告人之叵測。君子還應當將自己的才華深藏,有如珍寶,不可輕易示人。
還初道人寫下這段文字,是為了警示世人,行君子之道。
但是,這對奉元的許多人來說似乎適得其反,行“君子”之道,行的是黑心險惡,有如掏空了的日蝕,行的是恃才目空,生怕少一人見到,才華成為炫耀和壓迫的工具。
一隻大雁在奉元北國飛了數日,霜降過後,北國的寒氣日漸侵襲,它準備南遷過冬了。
這種寒氣不是一般的行者能夠忍受的,隻要是求道修行的,不論是人,還是其他的生靈,都是行者。官家大人們,大宅顯族的人,巨派大宗的人,大妖靈鬼等等修為高深的行者是不怕這種寒氣的,他們要麼有底蘊資源,要麼本身修為足以抵禦寒氣。
這隻大雁不是其中任何一者,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蒙昧中熬了多久才開啟靈智,直到現在,她才剛剛踏入第一個道境,無有蒙醒,正是從無有自知的蒙昧中醒豁,第一次醒來,睜眼看世界。
所以她要南遷
無有蒙醒後,她還記得自己的雛兒,南遷還要帶上自己的雛兒,如果沒有備糧,她可以忍受,她的雛兒可扛不了。
“從前我是吃素的,無有蒙醒之後,我才明白肉的香味,尤其是人的肉,我的雛兒也應該吃肉,吃人肉,因為人生來便有靈,這樣也許雛兒們能早些開啟靈智······”
大雁飛了數日,終於有了收獲。
她從雲中落下,河邊樹上,她躲在鬱蔥之中,正好看到地上一個氣質儒雅的人行過,一隻手裏拎著一副皮肉,另一隻手裏抓著一副骨架,皮肉被丟棄到了河中。
那人抓著骨架滿意離去了
“偽君子!”
大雁撲棱翅膀,飛到河邊,眨巴大眼,啄了啄那副皮肉,好像還有氣。
大雁開心道
“想不到我也有走運的時候,南遷的口糧有了!”
大雁銜著這幅皮肉飛走,飛到雲氣之上,盡量飛得高一點,這樣被人截殺下去的風險也許就會小一些。
皮肉混著血水,發不出完整人話,不知道他想說什麼。
“嗚······嗚······嗯嗯······”
才飛走一段,雲氣之前,她遠遠看到一個龐然大物,她覺得是應該是隻大鳥,之所以認為是大鳥,是因為那個東西揮動著巨大羽翼,她見過的長有羽翼的都是鳥,那個東西也應該是鳥。
近了一點,大雁驚慌失措,她看清了那不是鳥,而是一個揮著翅膀的朱紅宮殿。
大雁急忙躲開,可是大殿似乎是衝著她來的,怎麼也擺脫不了。
大雁心想那個大殿裏有人,因為她聽到了大殿那邊有人叫喊。
“你個笨蛋!連隻笨鳥都抓不到,笨蛋都不如!小笨蛋!”
“你才是笨蛋!你看,我抓到了!”
大雁四下瞧了瞧,哪裏有笨鳥?她沒看到周圍有什麼笨鳥。正這麼想著,她突然感覺脖子上套了個繩索,無形的繩索,拉著她貼近那個長著翅膀的大殿。
大雁奮力掙紮,死命地掙紮,掙脫不得,徑直飛進了大殿中。大殿中有幾個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古怪地盯著她,她把口中銜著的皮肉放下,那幾人的目光轉移到了地上,原來他們是在盯著那副皮肉,那副皮肉見到這些人後就閉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