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藏龍臥虎(1 / 2)

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首滿江紅引動開篇:

自宋太祖皇帝趙匡胤皇袍加身立國之後,恐有武臣亂權,杯酒釋兵權以文臣控武,結束五代十國天下得以大安,為趙氏江山長久將神兵玄鐵蟠龍金棍化開,分為四件寶物留傳後世。

一為蟠龍天子劍,天子身邊內侍無數安全自然無虞,此劍是皇帝配劍,幾代帝王又好文墨,所以從未有人見過,更不知其形貌亦不知還能否堪用?

二為瓦麵金鐧,設賢王總理軍中要務,鐧柄刻有一忠字賜予其弟趙匡義,上管君王不清下管百官不忠,其權力上殿不拜君下殿不辭駕,可調度天下兵馬有高於虎符臨機專斷之權。太宗繼位,念及兄之胸襟將金鐧轉賜其侄,八王趙德芳。九為至尊八者為大也,八王爺由此得名,並專設一宮殿南清宮專理軍機,其頗有叔侄共治天下之意。

三為免死金牌,四為一柄無鋒仁字劍,但也神龍見首不見尾,無人親見隻有巷間傳聞,二物世襲罔替,都贈予了陳橋讓位周世宗柴氏子孫,這也是太祖仁慈,保其骨血周全吧!

這是靖康二年正月十五,此時汴京再不複昔年佳節盛景,雪雖然在下可已非原有祥瑞之氣,倒壓得整座京城死氣沉沉!

宋欽宗,身體微胖正值壯年卻已兩鬢侵霜,端坐八寶金鑾殿九龍口,如坐針氈!望著殿外飛雪心中甚是悲涼,不覺間緊了緊罩在龍袍外的大氅,兩行清淚流至嘴角邊。

至從上次京城被圍父皇匆匆傳位,這一年來也想勵精圖治,怎奈滿目瘡痍,還要支付高昂賠款,民已不堪加賦,沒得到一絲休養生息這金兵二次又來,而且這次竟攻破了京城,文武百官人心惶惶,九弟康王去談判可未聞半點音訊,恐怕逃了!唉……

京城已被金軍攻破月餘,勤王之師至今未到,無奈聽從張幫昌之言乞和……獻上了降書,希望賠些金銀能夠躲過這次大難,亡國君主性命堪憂更談不上尊嚴,唉!未來行止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啦!

欽宗趙桓正呆愣愣神思不屬,一陣人聲嘈雜,喝斥聲及門官慌張的唱名聲傳入耳中:“金軍右路先鋒,完顏宗翰求見……”

凝神看,一隊金兵護擁一位身材魁梧金人走進大殿,此人三十多歲樣子,濃眉虎目體態若熊一副短髯顧盼生威,頭戴白狐裘帽身穿胡服外罩大氅,腰紮巴掌寬皮帶上嵌各色寶石,足蹬胡靴大踏步向禦階而來,口中道:“哈哈……大宋天子不好見嘛,還要本將軍親請!”

欽宗慌忙站起,手扶龍案雙腿微微打顫:“完顏將軍說得哪裏話,有事派人知會一聲也就是了,怎能勞動您的大駕,小王承受不起呀!”

嘴上說著客氣謙卑的話,但未下令讓護殿武士及身旁內廷侍衛退後,在尖銳嗓子喊出的:“護駕!”聲後,眾武士結陣將來人及金兵,都攔在金鑾禦座階前不得上前,幾名內侍太監護在欽宗左右。

“久聞大宋皇帝,玄龍衛武功了得,不知我大金聖靈衛能否接下呢?小的們,試試你們身手吧!”完顏宗翰手一揮,身邊二百侍衛皆是半披胡裘身材彪悍,亮兵刃就要上前。

陰惻惻沙啞的聲音傳來:“哼!小小金將也敢在官家麵前放肆,你想找死嗎?那某家就送你一程!”隨著聲音,一道如煙身影出現在完顏宗翰身邊,一隻冰涼的手握住了他的咽喉。

“曹公公不可,萬萬不可呀!此人是金軍大帥西路先鋒,不可傷他……一旦他有損,恐又激怒金軍,我大宋危矣!”趙桓急火火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