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撿漏(1 / 2)

“好白啊……”

江海市,瓷器廠古玩街。

陳風蹲在一個小攤前,拿著一個玉扳指,仔細地觀察。

玉質純淨,猶如羊脂一般的質地。

雕工大氣豪放,雍容華貴,透著一股霸氣。

“小夥子怎麼樣,正宗的和田玉山料扳指,有這個水頭和透度,不多見咯!”

小攤老板一縷山羊胡,眯眼捋胡須笑道。

陳風卻搖了搖頭,說道:“老板,你這個扳指的確是玉的,但不是和田玉,是巴玉,來自巴鐵那邊的普通料子,現代高仿的!”

翻了翻扳指,用手搓了搓,陳風道:“為了做的真實,還用化學藥水浸泡過,讓扳指上有弓弦勒出的劃痕,看這個製造工藝,應該是廬州那邊出品。”

小攤老板眼睛一亮。

他伸出手,豎起了大拇指。

“看不出來啊小夥子,還是個行家!你在這蹲了半個小時了,眼睛就沒離開過我這個筆洗,我就知道你是個懂行的!”

小攤老板拿出一個筆洗來。

在這個筆洗拿出來的瞬間,陳風眼睛就是一亮。

他早就盯上這個筆洗了,隻是一直不好開口,怕驚到了小攤老板。

“我這個攤子上為數不多的真寶貝,你上手掌掌眼!”

小攤老板將筆洗遞給了陳風。

陳風伸手接過,翻看了底釉,又用手摸了摸胎釉結合處,心中的猜測頓時被驗證了。

小攤老板見陳風眼睛一亮,知道他可能對這件兒筆洗動了心思,便自信地笑眯眯道:“這件兒筆洗怎麼樣?開門老的物件兒,你瞅瞅這沁,清乾隆的仿明成化粉彩仕女筆洗,是好東西吧?”

陳風內心笑了。

是好東西,而且比這個老板說的好許多倍。

這件筆洗底部,落的款是大明成化年製六個字。

胎釉器型,看起來也和清乾隆年的官窯沒什麼差別。

但實際上,這件筆洗,是正兒八經的大明成化年製。

隻是這個老板不識貨,自以為這是清代乾隆年間仿的。

清代,內務府官窯仿製了許多明代瓷器。

尤其以雍正和乾隆年間最多。

眼前這件筆洗的來頭,可是大的驚人,它是清代內務府瓷器廠中,仿明製筆洗的母型,也就是模子。

當年瓷器廠的老窯匠為了讓這件筆洗更清晰,重新對釉上了色燒製過,所以它的釉色看起來是清代風格。

除非是真正的行家,根本瞧不出所以然來。

就連這古董小攤兒的老板,天天古董行當裏浸泡,都打了眼。

陳風點頭:“的確是好東西,多少錢?”

小攤老板笑道:“既然喜歡,談錢就局氣了,這麼著吧,咱們當交朋友,你給我這個數,這東西你就拿走。”

小攤老板伸出手來,和陳風手談。

兩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一秒後,陳風皺眉:“五千塊?有點貴。”

小攤老板說道:“小兄弟,這可是正宗的乾隆內務府造,已經不貴了,你轉手拿去賣個萬兒八千不難!”

陳風皺眉想了半天,猶豫了很久,才從兜裏掏出六千塊錢來。

陳風說道:“老板,這六千塊錢,是我給我丈母娘買生日賀禮的,我就這麼多了,六千,你行的話就行,不行,我也沒多的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