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話他是不會說的,也不會表露一絲的。
他對周大虎的現在感覺,就是這個自己一路上提撥起來的小將,感情就好像是自己弟弟一樣,有些寵愛。當然他知道這是錯覺,他知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現在的大明和他,無比的需要周大虎這個能征慣戰的良將。
還有一點,不管對方說的是對是錯,他都不想打擊對方說真話、心裏話的積極性。
這樣的帶兵武將,他反而更放心。
至於所講是對是錯,他自會判斷。
比如成立軍機處,就是聽了對方的建議,經過他自己深思熟慮後,他做出了決定。
現在他正在看著周大虎,等著周大虎繼續說下去。剛才周大虎的話他可是記在心上的。
一外一內,都是他現在最為關心的。
周大虎接著道,“遼東的事物太大,非一日所能講完,微臣在這裏就不多說了。今日朝廷咱軍機處首成的子日,微臣本不該說打擊士氣的話,但憋在心裏不提醒一下皇上和各位,又心中不安。”
“哦,是賊事?”崇禎皇帝插嘴問道。
“賊事。與大司馬的四正六隅、十麵張網戰略有關。”
聽到周大虎說起自己的剿賊計劃,並與此有關,楊嗣昌頓時有些不淡定了。他不怕對方說不好的話,說得越多,對他這個計劃修改和兵部尚書的職責的完成,就越好。
要知道花費這麼多的錢糧,如果其後沒有效果,一定會有大量的官員彈劾攻擊與他。
如果事前能補救完善計劃,最後一舉成功剿賊成功,這可是莫大的功勞。
楊嗣昌拱手一禮道,“還請周伯爵指正。”
他和周......#崇禎皇帝對著周大虎說道。
周大虎目光堅定,看著崇禎皇帝說道,“計劃再好,沒有執行能力也是枉然。”
這句話崇禎皇帝聽懂了。
兵部尚書楊嗣昌也是聽懂了。房中大家都聽懂了。
這是對方不相信其他的朝廷兵馬,能夠按時完成朝廷軍令剿賊計劃。
看見兩人已經在沉思自己所說的話,周大虎便接著說道,“我大明許多即將領貪汙索賄,克扣軍餉,軍紀鬆弛,執法不嚴,而軍兵則是訓練不足,懶惰無勇,當兵隻為吃糧,兩兩相加,則是隻能打一些順風仗,一遇惡戰,即一觸而潰,聞風而逃。”
“再加上,馬兵太少,而流賊分散四方,到處流竄,追之不易,何談殲滅?”
“朝廷戰和不定,讓下麵官員來回轉變,執行混亂,往往給敵以喘息機會,貽誤戰機。”
“微臣最為反對的就是朝廷招降流賊之後,沒有一套詳細製定的流賊降後的處理標準,使得流賊降而複叛,複叛又降,最後變成一發而不可收拾的局麵,嚴重的打擊和挫傷下麵官兵的積極性。崇禎七年車廂峽之戰就是一個極大的慘痛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