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星稀,涼風習習。
老馬嶺,光狼城。
白起連夜開始布防,以此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趙軍突襲。
視察地形之後,白起對光狼城一帶的戰略要地已經了如指掌。
“武安君,光狼城視野開闊,四麵環山,三水彙流,可攻可守,隻要我軍扼守此地,即便趙括他再神勇,也奈何不了我們!”
王齕的想法跟白起不謀而合。
想當初,若非廉頗大意和輕敵,光是第一道防線就難以突破,而廉頗三年不敢進攻,光狼城一帶易守難攻的地形是重大因素。
秦軍進攻丹水防線,必是死傷慘重,而趙軍進攻光狼城,亦是如此。
眼下,秦軍並不著急進攻,反倒可以以逸待勞,坐等趙軍主動出擊。
白起嘀咕道:
“趙軍丹水防線後方,是百裏石長城和故關!即便攻破丹水防線,依舊無法長驅直入。”
“王將軍,你可知趙軍糧草從何地補給?”
王齕指向遠方,說道:
“回武安君,趙軍糧草補給路線共有三處,其一為大梁山,趙國都城邯鄲可通過東倉水與小東倉水直接運送糧草。”
“其二是故關,從故關補給,是趙軍最為便捷之途徑。”
“其三,繞過長平,可至丹水東嶺,亦可以運送糧草。”
關於故關的地形,白起有過深入研究。
百裏石長城為趙國天然之屏障,亦是廉頗最後的依仗,比之前麵兩道防線,更加險要。
故關處隻有一條通道,且極為狹窄,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如此看來,即便突破丹水防線,我秦軍也討不到任何好處!想要重創趙軍,唯一的辦法便是讓他們西渡丹水,主動進攻。”
王齕在此對峙三年,自然對兩軍形勢了如指掌。
“沒錯!三年來,廉頗固守陣地,任憑我秦軍如何叫罵,都置若罔聞,因此我無計可施!”
“我已知曉,這兩天嚴密監視趙軍動向,我會進行針對性的部署。”
......
次日清晨,長平關。
“報!據前方探子來報,秦軍新到一批糧草,在營前建立了數座糧倉,像是要與我軍長期對峙。”
聽到這個消息,江辰笑而不語。
誰會將糧倉建在這麼明顯的地方?對方這是擺明了要給自己看!
“障眼法而已,無需理會!”
就在這時,一名英武不凡的年輕將領走進了帥營。
“末將李牧,見過趙將軍。”
帥營中,趙軍將領麵麵相覷。
征召李牧一事,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江辰打量了一番李牧,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李牧在帶兵打仗方麵可謂是天賦卓絕。
李牧不死,趙國不滅。
這雖然隻是一句傳言,但足以證明李牧的實力。
“李將軍,無需拘束!我此次召你過來,便是看中你的潛力。如今我趙國正值危難之際,有些方麵還得仰仗李將軍啊!”
聽到這話,李牧有些受寵若驚。
“趙將軍!我李牧為了趙國甘願身先士卒,有何吩咐直說便是。”
趙括掛帥,已經讓眾將頗為不滿,眼下又來一個聲名不顯的李牧,風頭卻遠超他們,這讓一眾將領頗有怨言,一個勁的直搖頭。
“唉!仰仗李牧?真不知道趙將軍打的什麼主意,屬實看不懂啊!”
“我趙國將士絕非貪生怕死之輩,難道我們還比不上區區一個李牧?”
底下的抱怨,江辰聽的一清二楚。
嚴格來說,此時的李牧名氣尚不及趙括的十分之一,不管是資曆還是經驗,在軍中都隻能算是一名新人,大家心生不滿情有可原。
江辰清了清嗓子,開始述說計劃。
“李將軍,我會給你三萬騎兵,你率軍從西北邊境秘密出發,直搗秦都鹹陽!”
“當然,我並非要你攻下鹹陽。此時秦軍與我趙軍對峙長平,腹地內部防守薄弱,你隻需出奇製勝,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最好能逼迫秦軍進行回援!”
“切記,若形勢不對,立即退走。隻要不打城塞戰,秦軍的重步兵根本追不上我趙軍騎兵,途中若是遇到秦軍補給,一定得想辦法將其劫走或者搗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