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一家剛上市公司的股票引得各界人士爭先購買,致使股價瘋狂上漲。
一夜之間,一位華人青年名垂青史,步入億萬富翁之列。
這無疑為美國這個崇尚個人成功的國度,再次樹立起青年一代的偶像。
創造這個神話的就是Mark,他的公司Yahoo!和他的產品Yahoo!。
Yahoo!的創始人Mark和費羅,兩位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係的博士,與1994年3月開發Yahoo!,並在I上免費發放Yahoo!(URL:TTP/.Yahoo!.)
1995年初,scape(網景)公司邀請Mark和費羅把Yahoo!移植到Navigator(領航員)上,從此Yahoo!風靡整個I,如果說Navigator(領航員)是在I上漫遊的航船,Yahoo!則是風帆。
現在每天平均超過100萬人使用Yahoo!600萬個主頁被瀏覽,1100萬個文件被訪問,因此有報紙稱:Yahoo!和18世紀植物學家Linnaeus(林奈;林尼厄斯)一樣,重新組織了世界。
Yahoo!隻是I上搜索不同層次的索引工具,它不過把所有站點從新排列,並把他們歸於不同層次的目錄上。那麼,是什麼讓Yahoo!一舉成功呢?
Yahoo!看到了I巨大市場後麵的更大的商業利益。據統計,到1995年底,I上有超過5000萬個用戶,預計2000年底將有2億個用戶,這個市場促使任何人垂涎。
據1995年7月的調查預測,1996年I上的廣告收入7400萬美元,到2000年底將超過20億美元。
Yahoo!不僅免費為世界提供I地址,同時把所有申請地址的公司納入自己的軌道,通過在主頁上為其做廣告而獲得利潤。
1995年Yahoo!公司的淨收入中廣告占93%,Yahoo!一邊麵對這成千上萬的著名企業,一邊聯係成萬上億的用戶。這就不難理解,上市時隻有49人的Yahoo!,兩位創始人Mark和費羅憑借著200萬份普通股,成就億萬身價的原因。
Yahoo!的I策略可謂出其不意、獨辟蹊徑。表麵上看Yahoo!免費提供3W地址,實際上,它已經買斷了用戶端上所有公司、機構、個人的I注冊權。Yahoo!所引發的I革命的影響無法估量。
目前,Yahoo!在眾多領域提供查詢服務:藝術、商業金融、計算機和I、教育、娛樂、健康、新聞、評論、科學、社會科學等。
Yahoo!上共有26萬個web站點,1個主要目錄,16000個子目錄,在90多個國家使用。據1996年2月的統計,Yahoo!每天平均收到3000個web站點申請。
與此同時,Yahoo!公司在不斷擴充世界市場:為Microsoft(微軟)IE3.0提供web搜索工具;與Ziff-Davis共同開發I市場;與DEC公司合作為AltaVista提供3W查詢服務。
Yahoo!還在發展自己的Yahoo!家族,如用於搜索主題的Yahoo!puting和Yahoo!Ilife,用於統計的Yahoo!Ligans,用於地區搜索的Yahoo!Japan和Yahoo!ada。
如果說I是信息的汪洋大海,Yahoo!則為其提供了一份詳細的‘航海圖’。
應吉通公司的合作夥伴UT公司的邀請,Mark與國慶前夕訪問燕京,與記者們座談關於I在中國的應有及ISP的市場問題。
《每周電腦報》記者劉珂莉感到很奇怪,名人見記者大多是為了在報紙上露麵,而Mark博士見記者卻是為了‘采訪記者’。
在劉珂莉看來,Mark比照片上年輕得多、隨便得多、朝氣得多。如果不是交換了名片,她簡直不能想象眼前的精神小夥兒,就是當今聞名世界信息服務業的後起之秀YAHOO!的創始人。
隻見他身穿藍色布衫,下著米色褲子;布衫上還印著藍、黃紫色組成的Yahoo!標誌。鼻梁上掛著一副墨框眼鏡。
“你的眼鏡多少度?”劉珂莉開始了進攻。
“〇度,為了故裝成熟!”Mark靦腆地笑了笑。
“你為什麼穿著印有商標的衣服見我們?”劉珂莉第二次進攻。
“因為沒有時間買衣服。這是我們的工作服。”Mark自然不會說為了宣傳需要。
“你這是第一次到燕京嗎?”
“對,第一次!”
“為什麼才來?”
“哎,怎麼?劉小姐,你可罵了我兩次了呀。”
兩人對視一眼,一起哈哈大笑起來,距離似乎也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