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王自從接到棉蘭老州的軍報,就一直忙得焦頭爛額。畢竟棉蘭老州的位置非常重要,是呂宋連接爪哇和馬來的重地,如果丟掉棉蘭老州,盡管也可以從呂宋其他各州的海岸直接利用海運跟其他各州聯係,但那樣畢竟要繞很多遠路。而且棉蘭老州一旦失去,米沙鄢和蘇祿州都會受到威脅,就連呂宋和巴拉望州也不能輕易幸免。所以呂宋王隻能硬著頭皮一直忙著,絲毫也不敢懈怠。

這也就決定了我軍攻陷呂宋城的時候,呂宋王正在跟大臣們商討對策,也即使得到了呂宋城被攻擊的警訊。但警訊來得實在太晚,我的大軍幾乎是跟報訊的人一起到達王宮的。整個王宮瞬間就被圍得水泄不通。王宮雖然修建得比較堅固,但卻不能跟外城的城牆相比。現在整個外城已經被我軍控製,王宮已經成為一個孤島。

眼看密密麻麻的大軍在整個呂宋城鋪展開來,守衛王宮的呂宋將領初略估計了一下,就算將整個呂宋的大軍集中起來,恐怕也隻能跟我軍勢均力敵。而現在我軍既然已經出現在王城,也就意味著此前派出來的主力大軍已經全軍覆沒了。剩下的兵力根本就不是我軍的對手。更加重要的是,現在這些有限的兵力還不在眼前,這讓呂宋王感到更加絕望了。

最終呂宋王決定派出人來商量投降條件。條件其實也很簡單,呂宋王退位,奧特曼即位,然後呂宋王“遷居”棉蘭老州。所謂“遷居”,其實就是變相的囚禁。因為棉蘭老州是我軍的老巢,再加上呂宋王本就出身於呂宋州,棉蘭老州的居民對他沒有親切感,這樣原來的王雖然存在,卻也翻不起大浪。而對於我來說,實際上內心是希望呂宋王不老實的。畢竟那樣才有借口殺他。在呂宋王犯錯之前,殺掉他顯然不智,不利於治理整個呂宋。

跟其他領地不同,其他領地都是奧特曼和我都是領主。而現在呂宋作為奧特曼勢力的老巢,整個呂宋就隻能由奧特曼來做呂宋王了。當然,根據我的功績,奧特曼讓我做了丞相。這個丞相可是擁有整個呂宋的調兵權的,順便對整個呂宋的治理也都要插上一杠子。

而更加重要的是,呂宋的六個州都是我打下來的,所以除了是丞相之外,我也是六個州的州牧。相反,奧特曼做了呂宋王,反而不能做州牧了,畢竟NPC中間沒有這個說法。這也就意味著,整個呂宋,實際控製權依舊在我的手裏。而這也正是奧特曼為什麼要打爪哇的關係。因為他也清楚,如果他手裏不握著幾塊真正屬於他的地盤,到時候我就真的騎在他的頭上了。甚至奧特曼對於呂宋王這個虛銜雖然在意,卻並不在意呂宋的實權在誰的手裏。他自己的根據地,已經定在了澳洲。到時候他手底裏有塊大陸,呂宋這個王有沒有實權也就無所謂了。

而在奧特曼回到呂宋之前,我這個丞相就要以奧特曼的名義對整個呂宋發布政令和軍令了。事實上根據我的估計,奧特曼今後恐怕也不會以正式的形式回到呂宋了。以他這樣的聰明人,呂宋的整個政事,他也不會再插手了。這樣大家合作起來也舒服一些。甚至一旦拿下澳洲,奧特曼一定會稱帝,到時候我這個呂宋丞相,恐怕還會成為實封的呂宋王。以奧特曼目光的長遠,這一點他是一定要做到的。

而有了正式的呂宋丞相的名義,剩下的事情也就好做多了。原本要若幹個遊戲日才歸降的呂宋俘虜,現在已經全部歸降。三個健帥部的係統正規軍,現在已經完全向奧特曼這個新王效忠。甚至在將領們的帶領下,實際上已經向我這個實際控製者效忠。這也意味著這三個健帥部的精銳兵力,我已經完全可以帶出去打仗了。而我也正是這樣想的。與其讓這些係統兵力留在家裏,還不如帶出去征戰。這樣一來,就可以割斷他們跟呂宋地頭蛇們的聯係。而守衛呂宋的兵力,則全部由我帶過來的棉蘭老州兵力來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