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是:首先把三個路的野牛騎兵,犄角上全部綁上尖刀。但這種尖刀不是普通的尖刀,而是拐彎的尖刀。就像柴油機的攪棍一樣,呈之字形。後端綁在犄角上,中端下垂到一定距離,前端則是尖刀部分,伴隨著中端的長度不同,可以對付不同的敵軍目標。當然,主要是對付對方的坐騎。事實上,對付的目標也隻有兩種,一種是猛獸騎兵,一種是野牛騎兵。猛獸的高度都差不多,野牛則更高一些。兩個路的野牛綁上對付野牛騎兵的尖刀,一個路綁上對付猛獸騎兵的尖刀。出戰的時候,按照陣型出戰,兩個野牛騎兵夾著一個其他騎兵,其他野牛騎兵則自己圍成陣型,做預備隊。
野豬騎兵此前的裝備其實還是有用的,因為帶枝的樹幹和削尖的竹竿,都是可以改變方向的。原本的斜舉,現在可以變成平舉。照樣可以防禦敵軍、發動攻擊。同時還可以幾個野豬騎兵使用幾個樹幹,組成共同的防線,擋住來自四麵八方的敵軍。而現在,這種裝備照樣可以裝備到其他騎兵頭上。尤其是野牛騎兵,犄角的尖刀和樹幹共同擋住對方的衝擊之後,就可以在原地進行堅固的防守了。對方根本衝不上來,我軍的武器又更加長,戰爭的結果不言而喻。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但我很快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野牛犄角上的尖刀,一旦刺進對方坐騎體內,以野牛向前衝鋒的姿態,根本就不能拔出尖刀繼續攻擊。到時候恐怕倒下的,就不僅是對方的野牛,自己的野牛也同樣會被放倒。所以最終我決定不在坐騎上綁尖刀,而全部綁在馴獸的角上。各種馴獸有批次地進行攻擊,就算前麵的野牛不能拔出尖刀,隻要陣型嚴整,對方的馴獸就不能過來發動攻擊。猛獸馴獸則隨時準別從野牛背上跳出去擋住對方的馴獸,等到野牛在馴獸師指揮下拔出尖刀,然後再發動攻擊。
不過一切都要臨時製造,製造要的是時間,現在的時間卻不等人。所以野牛犄角綁尖刀的作戰方式,暫時是用不上了,一切還是使用樹幹和竹竿來得幹脆。馴獸方麵,隻有利用陣型來發揮作用了。最終我隻是給麾下所有兵力準備了完備的裝備之後就出發了。
蔣家除了家主蔣方舟之外,還有一個頂級武將蔣正中。此人禿頂,使一柄厚背砍山大刀。雖然是頂級武將,但就連我軍的一級武將也打不過。至於蔣家的一級武將,就更不用說了。雙方作戰的焦點,還是在馴獸這一塊。所以我的戰略很明確,一開始首先用遠程攻擊來消耗對方的兵力,然後占有優勢的兵力,衝在馴獸的前麵來開道,最後兩翼馴獸合圍,徹底摧垮對方的戰鬥力。但這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把對方引出來打,不能讓對方打陣地戰。否則在遠程上麵,我軍反而要吃虧。
而要達成這個戰略目標,第一步就是誘敵。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從敵軍最薄弱的外圍防線開始攻擊,先攻占對方一小塊地盤,讓對方急於奪回外圍防禦陣地,然後把主戰場設在這裏。從地圖上看來,蔣家跟馮家相鄰,正好有一塊比較薄弱的地方,可以被我軍迅速突破,然後蔣家的腹地就完全暴露在我軍麵前。我把奪占這一塊薄弱地盤的任務交給了張子健。任務目標,是讓他帶著一個軍的兵力,外加馴獸若幹,攻占對方這個最為關鍵的中領。
張子健領命之後,在自己麾下挑選了一個軍的兵力,趁著對方沒有反應過來,突進到這個中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這個中領拿了下來。攻下這個中領之後,張子健按照我的布置,並沒有斬盡殺絕,而是讓對方大部分兵力都逃了回去。目的就是要讓這個中領的兵力回去報信。而我則在這個中領完全被控製之後,帶著大軍悄悄進入開始埋伏。
蔣家得到消息,判定我軍隻有一個軍的兵力,果然帶著大軍前來攻擊。兼程奔襲之中,對方的馴獸甚至武裝居民不斷被我軍的精神攻擊搞到失去戰鬥力,但對方對此並沒有趕到異常,因為速度實在太快了,精神攻擊的影響目標本來就少,急切之間,誰也沒有想到其他。很快蔣家的大軍就進入了投石車的射程,鋪天蓋地的石雨砸了過去,這一次又是大量的馴獸和武裝居民被搞定。但馴獸的數量實在太多,這點損失看上去依然不大,所以蔣家還是按照原計劃繼續衝鋒。接下來就到了我軍弓箭發威的時候了。這一次在整個過程中,蔣家一共損失了一個參帥部的馴獸,就連武裝居民也損失了一個健帥部。但蔣家鐵了心要奪回自己的外圍關隘,依舊沒有停下來。這時候我帶著大軍已經撲了上去。為了不惹人注意,我特意將白龍馬的形態變成了野牛,各種裝備也變成普通的狀態,衝近魔法射程之後,我就發動了魔法攻擊,身邊其他人也一起攻擊,接下來就開始短兵相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