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六路出擊(2 / 3)

整個張好古大鎮,由此增加到12個鎮123個村的規模。這樣的規模,已經是一個縣城的規模了。不過目前所有的家族,除了張好古大鎮之外,都還沒有這樣的規模。孫家已經是這一帶最大的家族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縣城是一個分水嶺,縣城以上,都是被各個勢力控製的。誰占領了這個縣城,也就意味著跟這個勢力為敵,必然會受到這個勢力的反撲。所以我現在的勢力雖然超過了一個縣,卻不想去觸這個黴頭。照例以大鎮的麵目存在,非常安全。

而既然不打縣城,接下來的目標,自然還是各個家族的勢力。隻不過這一帶的家族,在我軍異軍突起之後,基本上都不足為慮了。我的意思,是最多打下周圍的馮家、陳家、楚家、魏家之後,就要開始謀求向其他地方發展了。而到底要向哪裏發展,卻還需要考慮一下。

取過地圖來之後,我就發現,馮家和魏家的背後都是山嶺,而陳家和楚家的前麵是河。這也就意味著,我軍和這四個家族,已經成為這一帶僅有的五個勢力。隻要拿下這四個家族,這一帶就完全在我軍的掌控之中。而這一帶作為我的老巢,我已經有了一個計劃,要沿著河岸和山脈走向,在這一帶建一座城池,把這一帶的勢力全部包含進去。到時候我的老巢將會固若金湯。然後再逐漸向四周輻射,繞過縣城慢慢擴大。時機成熟的時候,就吃掉被我軍包圍的所有縣城。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是要把其他四個家族收歸麾下。

還是老辦法,派人出去勸降。有了跟孫家的一戰,其他家族早已膽寒。再加上有李家孟家等家族的先例,條件一開,四大家族全部全部歸降。又是十個鄉鎮140個村莊歸於大鎮。整個大鎮擁有了23個鄉鎮263個村莊。隻不過縣城都在河那邊或者山外,倒暫時沒有包含在裏麵。而這也正好方便我將這一帶全部建成一個大城。正式兵力再次增加了兩個牙帥部,其中一個牙帥部就是我的私屬兵力。也就是其他私屬兵力加起來為六個牙帥部。其中三個牙帥部將用於守鄉土,一邊還可以在家搞生產。另外三個牙帥部加上我的私屬兵力,將成為向外擴張的力量。

首先還是確定建城的方案。馮家、魏家、孫家的外圍都是山嶺,可以在山嶺上一邊利用山勢的陡峭,其他地方建立城牆。然後沿著河岸建城牆跟山嶺的城牆相連。城池暫時還是叫做【張好古大鎮】,這是為了不招來敵人。

孫家、馮家、魏家、陳家、楚家,將作為外城而存在。這些地方將作為經濟區和生活區,另外派兵守備關隘。李家、孟家、吳家、鄭家、王家、趙家、錢家,再加上刀鋒女皇大村,將作為中城,這些地方為經濟區、生活區和特別軍事區。李家的馴獸和孟家的象騎兵,將在這一帶進行量產。周家和宋家連在一起作為【大內城】。這是整個大鎮的政治中心、技術中心、作坊中心和商業中心。另外張氏家族的三個村建立一個【小內城】,作為軍事訓練基地。所有的兵力都將在這裏進行集訓,逐漸培養出戰鬥力強悍的精兵。當然,更是象騎兵和馴獸的訓練中心。李家和孟家距離這裏都很近,可以把大象和馴獸送過來訓練。張家山的訓練,加上李家和孟家的資源,到時候一定可以訓練出強大的象騎兵、猛獸騎兵和馴獸。

對於整個大鎮的建設,我交給了張靚穎、宋江、周潤發和錢三偉。張靚穎是大鎮老,宋江和周潤發分別是宋家的信任鎮老和周家鎮的鎮長,錢三偉不用說,搞技術全靠他了。

整個大後方基本搞定了,接下來,就是確定擴張的戰略了。擴張可以有六個方向。一個是原地擴張,雖然這個方案比較笨,但不擴張是不行的。我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刀鋒女皇。擴張的方向是大鎮的周邊,需要穩紮穩打。第二個方向是占領交州。這個有點難度,但也不是太難。關鍵就是對準南海城不斷占領沿途村鎮,慢慢把自己的兵力從這些村鎮運過去,最終包圍南海城並拿下交州。第三個方向是沿著鬱林郡和合浦郡南下,占領海岸線,為出海作戰做準備。第四個方向則是從鬱林郡南下之後,再從交趾郡出占城,征戰外域。第五個方向是沿著山脈向西攻入南蠻,奪取產量更加豐富的大象產地。第六個方向是沿著山脈北上,一邊繼續奪取產量更加豐富的馴獸產地,同時伺機攻入荊州,奪取荊南四郡。

最終我決定在這六個方向上都出兵。關鍵的一點就是,雖然我軍常備兵力隻有四個牙帥部,但李家的馴獸卻達到了一個偏帥部。這些兵力已經足夠分兵六路了。最終我確定李家出六個健帥部兵力,每個健帥部帶著三個參帥部的馴獸,分別參加六個方向的大軍。孟家的象騎兵也出一個健帥部,同樣分成六個部分,跟隨我的為一個路,其餘各三個軍。然後在每一路配備兩個遊帥部的常備軍,再留兩個遊帥部的常備軍守家。我這一路,就直接帶著自己的私屬兵力就夠了。但要給我準備足夠的高級軍官,隨時準備生成正規軍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