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聽到後來,一個個都不由點頭。的確,與其所有人出去,還不如把要淘汰的馴獸全部帶出去。用野獸作戰,比對方拚人力要好多了。同時,不用象騎兵,而用野豬騎兵,也可以讓宋家沒有心理準備。不過張紀中有些擔憂,因為他明白,如此一來,這一戰我軍將把戰爭的砝碼加在馴獸頭上,而馴獸卻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最大的麻煩,就是這些馴獸現在都還有軟肋,所有對付馴獸的手段,這些馴獸都害怕。
聽張紀中這麼一說,我也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我軍作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雨林地形,而雨林地形也跟馴獸一樣有一個軟肋,那就是怕火攻。一旦宋家放火燒所有的雨林,那麼就能夠破掉我軍的有利地形。
對此張信哲語出驚人:“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不跟他們在雨林玩,同時盡量避免對方適合火攻和其他對馴獸有影響的地形。對方人多,以為我們要依賴雨林跟他們打,我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等到對方大舉進攻的時候,突然帶著馴獸浩浩蕩蕩地殺向宋家腹地,直接把戰火燒到對方的土地上。至於放火燒林的問題,也很好解決,要知道我們這裏是雨林,每天都要下雨的。對方要放火,就要選擇特定的時間。而且風向也是問題,如果風向不對,到時候燒的反而是他們。之所以這裏幾千年來很少有人用火攻,就是這一帶的風向變幻不定,誰也沒有把握一定能夠燒到別人而燒不到自己。雨林中到處都是水源,我們還可以派人隨時救火。總之在火攻這一塊,對方很難實施,就算實施,也不是沒有辦法。”
聽到張信哲的話,徹底打消了大家的疑慮。而我也在暗中決定,到時候所有的名將,張信哲是一定要帶上的。另外,張衛健從洛陽求學回來,從剛剛的談吐,也有真知灼見,到時候也要把他帶上,基本上名將就帶這兩人了。
消除了疑慮,也想好了要帶誰,基本上出兵的問題就要塵埃落定了。不過我還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軍的遠程攻擊力。雖然張氏家族人人都有精神攻擊的技能,又有張仲景的加成,但這隻是超遠距離的選擇。到了一定的距離,還是弓箭和魔法來說話更好。魔法雖然也有加成,但距離又太近了才能使用,中遠距離的遠程攻擊力,還是需要弓箭。可以說,弓箭的問題一解決,戰爭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
這個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畢竟張氏家族依托山地而生,狩獵時張氏家族的一個重要生產方式,經常又要跟猛獸作戰,沒有好的弓箭是不行的。平常張氏家族出戰,都特意隱藏了自己的這個遠程攻擊能力,因為張氏家族此前並沒有受到威脅,平常的攻擊方式就夠了。再說弓箭需要成規模的使用才有殺傷力,以此前張氏家族的戰鬥方式,弓箭的作用並不大。現在既然我提到這個問題,也就自然而然解決了。可以說,雖然張氏家族的弓箭攻擊還比不上叢林中的印第安人和善使弓箭的高麗人,更比不上馬背上的草原民族,但在這一帶擁有壓倒性的遠程優勢還是可以的。當然,跟南蠻孟家的作戰除外。
而當張紀中向我介紹另外一種遠程攻擊武器的時候,我就直接石化了。這是什麼?投石器啊。作為這一帶最強大的馴獸家族,更多時候當然希望活捉而不是殺死野獸。所以用弓箭射遠遠不如用石頭砸。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張氏家族不斷改進自己的投石器。這種投石器跟中原那種用於攻城作戰的大型投石器自然不同,不可能對大型目標造成損害。但這些石頭可是用來對付野獸的啊。既然不要把野獸打死,當然攻擊力不能太高,但也不低,打死人還是可以的。而石頭小了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射程遠,精度高。尤其是張氏家族經過長期實踐之後,可以說這裏的居民使用投石器的時候,在一定的距離之內,已經到了指哪打哪的程度。
之所以投石器同樣沒有在戰爭中得到運用,主要還是張氏家族的作戰方式問題。這種遠程的攻擊方式,跟弓箭一樣,同樣需要大規模使用才能見出威力。隻要一經訓練,不需要太長時間,簡單訓練一下,就可以形成強大的戰鬥力。
看了這種遠程武器,也讓我心裏另外一塊石頭落了地。那就是張氏家族弓箭的攻擊力問題。弓箭這東西,對於箭頭的殺傷力特別依賴。張氏家族金屬資源短缺,箭頭的殺傷力不足,所以雖然弓箭嫻熟,但殺傷力還不夠。但現在有了投石器之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石頭滿地都是,隨時可以撿起來使用。而且張氏家族的投石器非常簡單,移動方便,這也就決定了對於石頭的選用上麵,也比較方便。實在沒有石頭,幹硬的土塊或者其他任何類似的材料都可以用於攻擊。這種投石器的射程甚至還超過了弓箭,在中遠程的距離上,實在是戰場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