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來說,每一個玩家領的居民,都可以成為民兵。係統給出的征兵限製,是50%。但真要能夠征到這50%作為民兵,那是需要居民的忠誠度、親密度和認同度的。隻有三項指標都達到80%以上,才能征滿50%的民兵。任何一項降低1%,征兵額也會降低1%。如果征兵額低於1%,則降低1%後,征兵額會降低0.1%。如果低於0.1%、0.01%、……,征兵額還會繼續按照新的速度降低。不過我目前的這三項指標都在80%以上,征集50%的居民成為民兵完全沒有問題。民兵打仗,無論勝敗,都不會降低任何指標。但如果民兵死的多了,當然會影響到當地老百姓的生存繁衍,指標雖然不會直接受到影響,卻也有間接影響。
另外隻要守住了自己的領地和領土,每個遊戲日還能征兵。這種兵力是正規兵力,包括鄉勇。征兵的限額是當前兵力的100%。而且隻有征兵在50%限額以下時,才不會影響到任何指標。總兵力超過居民的10%之前,任何戰鬥結果都不會對指標有影響。超過10%之後,則視戰鬥的勝負結果,和戰鬥的性質,對指標有影響。
我在綠洲村長期發展,每個小領都有至少數十個皇城,也就是說,擁有上百兆的居民。在民兵方麵,我的總兵力可以達到50兆以上。這相當於10個大帥部的兵力。而我的正式兵力,則至少有一個曹帥部以上。同樣,進攻我的兵力,也必須擁有25萬皇城的兵力,才能跟我任何一個小領的兵力相當。而整個綠洲村,擁有900個小領,正式兵力達到一個偏帥部,是可以隨時機動的兵力。不過敵軍可是擁有數十億玩家的玩家領,其中皇城少說也上億,無論是民兵還是正式兵力,都是我軍的數萬倍。在這種情況下,戰爭就有些不好打了。
好在綠洲村的地形是非常特殊的。由於綠洲村周圍都是沙漠,所以這些無人問津的沙漠之地,就成了我建立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的樂園。除了居延山之外,這些沙漠都是我的勢力範圍。當初我也明白綠洲村對我的意義,所以我的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不僅占據了廣袤的沙漠,而且在沙漠邊緣的地帶,直到山嶺之間,也全部被我劃進了勢力範圍。在這些勢力範圍之外,我更是將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建在了山嶺之上,前後圍了十重山嶺防線。至於居延山一帶,就更不用說了,完全都是山嶺地形。也就是說,除了綠洲村之外,我還占據了周圍若幹的小領、中領、大領、村莊甚至鄉鎮。以綠洲村為核心,實際上我已經構築了以山嶺地形為屏障的整個防禦陣型。任何人要進攻綠洲村,都必須首先攻破這些山嶺。
在這種情況下,我在綠洲村一帶的正式兵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普曠部。這點兵力雖然還是跟對方相差太遠,但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了。而最為關鍵的是,綠洲村周圍的鐵桶陣,決定了敵人每前進一步,都必須付出血的代價。而且在這些周圍防禦陣型中,我對私屬領地和私屬領土的建設更加在意,忠誠度、親密度和認同度都達到了恐怖的100%。而這意味著戰爭的時候,不僅是民兵,其他居民也會幫助民兵作戰。就算對方拿下我的玩家領,最後剩下的也必然是一片焦土。民兵和居民雖然戰力不強,但對方的戰力也同樣不強。大家都是0級,大哥別說二哥。
這種防禦戰,兵力並不是1+1=2那麼簡單。因為戰爭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可以提升等級的。等級帶來的質變,遠遠不是兵力的數量可以比擬的。山嶺地形中,防守者可以完美發揮拋射攻擊的作用,隻要有著足夠的縱深,再強大的兵力,也會在這種拋射攻擊麵前铩羽而歸。而且敵軍攻擊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將所有的兵力等級都提升起來,到後麵更是固若金湯了。
而我此刻就親自帶著一個普曠部的兵力,在居延山邊緣的一個小領,跟敵軍的主力作戰。敵軍主力之所以選擇這個方向發動攻擊,就是因為居延山本身是綠洲村最核心的地帶,打下居延山,基本上就可以達到戰略目標,獲取一直被我控製的戰略要地。至於其他的地盤,也會因為居延山的攻占,失去後方的屏障,可以長驅直入。所以敵軍在這個方向上,集中了一個遊曠部的兵力,準備依靠人肉來堆,也要把居延山拿下來。既然如此,我也準備針鋒相對,以敵軍1%的兵力,在這個方向上打這一場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