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玩家的選擇(3 / 3)

關鍵時刻,倭國玩家也做出了決斷。通向邪馬台周圍各處戰略要地的通道,忽然打開。大聯盟立刻就領會了倭國玩家的意圖,出兵圍攻這些戰略要地。如此一來,倭國NPC告急,不得不從邪馬台派出大量兵力增援這些戰略要地。就在這時候,倭國玩家打開了張魯陣營通向邪馬台城的通道。我得到消息,立刻命令進攻。同時就在大軍圍城的時候,直接撲進邪馬台,信任+勸降+活捉,倭女王卑彌呼以下,全部被我親手活捉。而整個倭國也風雲變色,落入了張魯陣營手中。倭國陣營的玩家,也由此在成為張魯陣營一員的同時,保住了自己的利益。當然,這時候大半個關西已經被我軍侵吞,加上此前在倭國的作戰,倭國玩家實際上已經損失了很多利益了。再加上幾乎在所有戰區都將兵力損失殆盡,地盤也沒有得到,輸得有些慘。還好最後時刻見機得快,保住了大部分利益。而這還得歸功於我在瀨戶內海的勝利,否則倭國玩家是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把我軍兵力引到邪馬台的。

倭國投降,因為害怕倭國而不得不讓帝國陣營占領了一圈玩家領的高麗,也就沒有必要再讓我們圍一圈保護了。所以高麗提出用馬來、爪哇等地的玩家領跟我們交換。對此我們非常樂意非常爽快地答應了。高麗現在已經失去了戰略要衝的意義,變成了張盟的大後方,我們在這裏擁有玩家領也沒有意思了。而高麗跟我們交換的玩家領,都在前線,卻可以對我們很有助力。

至此,東洋戰區的戰爭反而趕在匈奴戰區之前畫上了一個句號,這不由讓人大跌眼鏡。其實這並不奇怪,倭國玩家不可能跟我們拚一個魚死網破,正好邪馬台距離我軍又那麼近。而匈奴那邊,地域實在太遼闊,不得不讓匈奴陣營的玩家再苦苦等候一個遊戲日,才能結束煎熬。

而除了即將結束戰事的帝國、匈奴兩個戰區,以及已經結束戰事的西域、東洋兩個戰區之外,就剩下一個南洋戰區了。儋州已經在我軍的手裏,龐統的大軍也在進攻占城,不過無論馬來、爪哇兩個陣營的玩家如何消極避戰,大聯盟的大規模NPC兵力卻沒有那麼快趕到前方。我已經應爪哇玩家的邀請,從儋州把兵力運往馬來,夷州的兵力也正在進攻呂宋,爪哇方向,就望塵莫及了。傲來倒是距離爪哇近,但傲來的NPC不歸玩家管,爪哇玩家隻能幹著急。

馬來的玩家倒是不著急,但也因為航行時間的關係,不得不等到下一個遊戲日才能開打了。所以隻有呂宋的玩家,在這個遊戲日盼到了夷州的大軍,伴隨著我的特色打法,呂宋被攻下。立刻讓呂宋玩家常常舒了一口氣,終於可以不用擔心後方,隻管扁人就是了。而打下呂宋之後,我也終於帶著大軍向爪哇進軍了。同樣需要一個遊戲日的時間可以到位。這意味著,也許在下一個遊戲日,整個南洋戰區也可以結束戰鬥了。

照理說,最鬱悶的應該是天竺戰區。因為他們100個陣營,要全部打下來實在要的是時間。不過天竺玩家似乎並不鬱悶。因為他們差不多都是印度玩家,有的時候,利益的意義遠遠小於某種情感。而這些印度玩家又是某種情感比較豐富的人。他們各自選擇了自己的家鄉,枕戈待旦,寧願自己的玩家領被攻占,也不願放任NPC去攻擊自己的國都。用婆羅門、波羅門和孔雀王三個老牌玩家的話來說,他們的利益在整個地圖,而屬於他們的國土隻有天竺。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我在線下跟他們通視頻的時候。我隻能聳聳肩攤攤手,大家雖然是朋友,卻各有各的利益。感謝他們為亂戰繼續留下了懸念,也讓張盟不再孤單。

而這個遊戲日的戰爭,也在張盟的摧枯拉朽聲中和天竺玩家的強硬懸念中落下了帷幕。新的遊戲日,追隨戰中,龍族戰爭終於拉開了帷幕。這個遊戲日的頭牌戰爭在華龍國戰區。戰爭還是江口之戰,戰爭形式還是海底迷宮的攻防戰。全世界玩家依舊選擇了長龍州陣營,在海底迷宮的玩家遭遇戰的遊擊戰中,順利搞定了對方的準玩家兵力。

而這種戰爭,純粹就是讓我迅速提升實力的。遊擊戰,畢竟每一次遭遇都算一次戰爭。雖然玩家和準玩家兵力掛掉之後就掛出戰場,但隻要小心,總可以逐漸累積軍功。我在一開始就跟在NPC軍官屁股後麵,依靠著兵力的優勢,伺機出手。實際上所有玩家在第一戰中都不會出手,因為玩家和準玩家兵力相互的戰鬥,誰也說不好到底誰掛掉,還不如讓NPPC軍官之後再清場。反正我和張阿會各自累積1點軍功,勸降一個1點軍功,降兵1點正常軍功,降兵攻擊對方的NPC曲長一下,再拿1點軍功,降兵掛掉1點軍功,張阿攻擊對方任何兵力1點軍功,張阿掛掉1點軍功,就可以撈到一個伍長還多出3點軍功了。戰後對方的NPC曲長鐵定成為我的兵力,加上五個準玩家的10個兵力,外加10個私兵,總兵力就達到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