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 掌控戈壁(2 / 3)

而這路大軍還帶來了另外一個結果,那就是每推進一步,都可以把數百個玩家領的張魯陣營兵力解放出來,這些兵力隻需要留少量在原來逡巡的玩家領上麵,其餘的兵力可以集中起來,又形成了新的戰鬥集群,向兩側的玩家領進行擴張。當然,這種擴張並不是蠻幹,而是盡量搶占戰略要地,威脅敵軍側背,壓縮敵軍的生存空間,直到徹底將敵軍分割包圍,就像大後方曾經做的那樣。一般情況下,隻要敵軍被分割包圍之後,就像被關在格子裏,在遼闊的大戈壁大草原上,望著強大的張魯陣營兵力,很多勢力都無奈地選擇了投降。這其中,也包括那些占有玩家領的匈奴陣營兵力。在絕望中,除了投降,沒有第二條路可以選擇。

這中間也不乏孫策陣營的幫助。因為跟雙方都結盟,孫策陣營不好明著偏幫張魯陣營,但在兵力的調動上,卻往往卡住大聯盟和匈奴陣營的關鍵點,然後又輕輕鬆鬆從這些關鍵點“撤退”,繼續擔當第五縱隊的角色。正是孫策陣營的這種幫助,讓我軍在匈奴戰區的各個戰場都少受了很多損失,減少了很多障礙,得以順利實現戰略目標。

而戈壁州的最後一路大軍,也就是張魯陣營餘下的三分之一兵力,加上其他所有玩家的兵力,則在十一妹的帶領之下,就地在戈壁州進行擴張。不過,這種就地擴張,並不是漫無目的的擴張,而是有著明確的目標。大軍同樣分為數百路,隻不過這數百路不像北路軍那麼齊頭並進,而是各自相隔一點距離,然後齊齊向戈壁州的州城,戈壁城,進發。一路上,不僅占領了幾百條玩家領線路,而且最終在這個遊戲日的下午時分抵達了戈壁城。不過這數百路大軍都沒有立刻攻城,而是繞城一周,由重新從另外的方向開始攻城略地。我們的策略就是圍而不打,先把戈壁州的那些玩家領全部搞定再說。

而在大軍碾過的各個玩家領路線上,原本各個玩家領的兵力一分為二,分別向兩側出擊,跟原本兩側玩家領的我軍彙合,隨時準備將優勢擴大。被分割的敵軍則基本上動彈不得,誰也沒有那個信心在冒著兩個強大敵人攻擊的情況下出來鏖戰。戈壁州的形勢已經非常明朗,到了下一個遊戲日,隨著到陰山州的通道被打通,整個戈壁州也將完全被孤立起來了。那時候大軍再反複進行碾壓,控製整個戈壁州隻是時間問題。

而隨著南線戰事的結束,這個遊戲日我在匈奴戰區除了繼續東進之外,也展開了北進的戰略。同時為了穩定帝國陣營的軍心,我特地跟袁紹、馬騰、韓遂都簽訂了暫時的盟約。簽訂這幾個盟約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帝國陣營明白,在這個時刻,我並不會在內部動刀子。畢竟帝國目前四麵緊張,為了帝國陣營的其他玩家能夠專心對付外敵,不能讓他們分心。當然,也是為了不讓帝國陣營過早聯合起來壓迫張魯陣營。畢竟目前來說,張魯陣營的發展還是帝國其他陣營能夠接受的,總的地盤加起來,依舊比不上曹操和袁紹。因為玩家領長城目前還隻是暫時占領人家的土地,還不算張魯陣營的正式領土。如此一來,一個個大領主都犯不著把張魯陣營當回事,畢竟目前張魯陣營跟曹操陣營的宛城之戰還沒有分出勝負,形勢還不明朗。沒有任何一家會幹涉這兩家兩敗俱傷,而跑去偏幫某一家。

所以接下來我的北進戰略也得以順利施行。將涼州、並州、幽州邊境的大軍調了一半,進攻的目標分別對準朔方、鮮卑和靺鞨。其中,鮮卑是同時向其南方各州發起攻擊,隻要是鄰接玩家領長城的,都在進攻的範圍之內。負責攻擊這個方向的,正是從並州邊境調來的兵力。進攻靺鞨的則是從幽州邊境調來的兵力。進攻朔方的,是從涼州邊境調來的兵力,不過這批兵力下一個遊戲日才能到達,暫時還不能作戰。而進攻朔方和鮮卑兩個方向的,也因為這個遊戲日後期才調來,最終取得的進展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