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來說,我軍比對方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從劍門關到漢中之間,因為屬於張魯陣營的地盤,除了劉璋陣營之外,其他陣營的玩家都投降了。而劍門關到葭萌關之間,劉璋陣營的玩家並沒有強大到控製整片地域,其他玩家的勢力都在。在這種情況之下,其他陣營的玩家不必選擇投降,而可以選擇另外兩種方式來生存。
第一種方式,就是自己玩。本勢力的玩家聚在一起,獨立成軍,見誰打誰。一般來說,其他勢力的玩家,除了特別強橫的,一般都不會選擇這種打法。第二種方式,就是跟其他勢力結盟,針對另外的實力或者聯盟。目前來說,其他勢力玩家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跟我軍結盟。因為隻要不投降劉璋,就必須跟劉璋抗衡,而目前最有實力抗衡劉璋的,還是我軍。
這種局部的結盟跟其他地方的敵對無關。我軍在武關跟曹操陣營打得昏天黑地,但在劍門關卻結了盟,這是因為雙方都需要這個盟約,各取所需。至於其他陣營的玩家不被控製怎麼辦,這一點根本不用擔心,因為首先我軍在劍門關西川一側有一個穩固的玩家領,這就是我軍的大後方。其他勢力的玩家根本就撼動不了這個玩家領。而且關鍵時刻,其他勢力的玩家還必須把這個玩家領當成他們的避風港,畢竟留一條後路總是好的。就算不被控製,我軍也大不了把玩家領一關,自己玩自己的,大家一拍兩散。反正他們在劉璋的勢力範圍,沒有合作的可能性,隻有反抗或者投降兩個選擇。
所以如此一來,劍門關的仗就好打多了。我軍跟其他勢力的玩家達成協議,由他們幫助我們擋住前方的劉璋兵力,軍需由我軍提供,並隨時可以進入我軍的玩家領休整。然後大家一起向劉璋陣營所控製的玩家領推進,逐漸蠶食對方,跟其他本聯盟玩家會師。這個協議對大家都有好處,人人都同意奉行。而這也就意味著我軍在西川一側的玩家領已經無憂了。
這邊的玩家領無憂,家裏麵對方的玩家領就好解決了。首先是將劉璋軍在漢中的兵力分割包圍,逐漸蠶食。等到我軍彙集各處兵力,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就可以大搖大擺地攻下西川玩家的玩家領了。畢竟他們隻有一個玩家領的兵力,我軍卻是整個漢中的兵力。隻不過跟武關的戰爭一樣,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的,這個遊戲日暫時還不能有結果。
這個遊戲日漢中周圍最後一場戰爭,就是陰平小道的戰爭了。盡管陰平隻是小道,但這裏的戰爭規模,卻比其他地方更大。這是因為,整個陰平小道,有著漫長的山道,而在這漫長的山道上,有著大規模的係統領土甚至係統領地存在。雖然係統領地都是村莊和鄉鎮,但因為位置的特殊關係,爭奪異常地激烈。這裏不同於劍門關,跟祁山比較相似,雙方各自占據了一半的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誰要控製整個陰平小道,就得攻下對方的所有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
陰平小道漢中一側的其他勢力的玩家,照樣已經選擇了投降,而把爭奪的重點放在了西川一側。但他們的目的不是占領係統領地或者係統領土,而是為了帶著大軍跟西川一側其他的大軍會合。當然,順便讓自己在陰平小道的私人領地和私人領地得到更好的發展,也是一個方麵。所以西川一側的其他勢力玩家兵力,照樣跟我軍結盟。結盟之後,對方除了跟投降一樣,不能攻擊我軍攻下的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之外,卻比投降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用多交10%的係統稅。這10%的係統稅雖然不多,卻也不少,好歹也是一點點好處。而且除了不能攻擊我軍之外,對方還是可以出兵的,隻要不攻擊我軍,攻擊誰都行,當然包括劉璋。而不用說大家也都清楚,劉璋成了所有玩家唯一的攻擊目標。畢竟除了劉璋陣營之外,這一帶大家都結成了同盟。陰平小道上的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將全部留給漢中玩家,而進入西川,大家就各取所需了,其他陣營的玩家,誰打到了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就是誰的。
於是陰平小道的戰爭進程也就可想而知,各大勢力的玩家,以十倍的兵力,就地跟西川玩家搶占有利地形,不斷滲透,西川玩家的生存空間逐漸被壓縮,而我又調來空軍,發動全方位的攻擊,讓西川玩家損失慘重。最終整條陰平道上的西川玩家不得不放棄,選擇了投降。繼祁山、陽平關之後,我軍又取得了一個戰場的徹底勝利。而陰平小道的各大勢力的玩家,也得以彙集起來,撲向西川腹地。
至此,漢中已經防住了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的敵人。唯一剩下的一個方向,就是東南方向了。其實東南方向也是我軍的領地和領土,但敵對勢力依舊在這個方向存在。除了漢中傳統勢力範圍因為我軍實力雄厚,其他勢力的玩家都已經投降之外,一過西城,各個勢力的玩家就跟曹操陣營結盟,打算在西城這一帶險要之地攻城拔寨,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了。在他們身後,就是我軍的南陽。控製西城的目的,跟控製武關一樣,也是為了徹底孤立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