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逃脫的結果,就是接下來兩個遊戲日我軍提升軍職的想法落空。而這個遊戲日,也隻有少數人提升了軍職。畢竟消滅55個玩家單位的兵力,平均到我軍兵力,超過兩個人才能分到一個人的戰功。好在我帶著9個玩家單位的兵力在岸上,前後消滅的兵力也超過20個玩家單位了。像我這樣距離提升軍銜不遠的玩家,還能夠得到一級軍銜的提升。也就是整個回家戰,我隻把我的軍銜提升到偏將,軍職提升到統領。不過扣除折損後還是為我軍提升了五個玩家單位的兵力,使總兵力達到121個玩家單位。同時下遊阻敵的30個玩家單位的兵力以及上遊前線進攻的15個玩家單位的兵力,都是即將提升隊長的兵力。戰後兵力不降反升,總兵力達到225個玩家單位。如此一來,我軍的總兵力在戰後達到了346個玩家單位。又經過兩個遊戲日的增加之後,提升了140個玩家單位兵力,總兵力達到了486個玩家單位。折合為7.2個參帥部的NPC兵力,外加7.2個參帥部的私屬兵力。
接下來,爭霸戰正式開始。首先還是玩家兵力攻擊方向的問題。經過上一個循環的戰爭,人人都很清楚,袁紹陣營和曹操陣營,是目前兩個最強的勢力。而袁紹陣營有著幽州這個堅固的後方,更是擁有兵力上的優勢。所以曹操陣營的主要對手,在這個時期還是袁紹。至於周圍的孫策、劉表、張繡三家,孫策現在的攻擊目標是交州,劉表沒有大誌,張繡處在袁紹、曹操、劉表、劉璋、張魯、馬騰、韓遂七家的夾縫中,自身的生存都是問題。所以能不能跟袁紹陣營爭勝,將決定著這場戰爭的走向。
查看了一下司州、兗州、並州、冀州的地圖,司州緊鄰著並州的西河和上黨郡,冀州的魏郡和廣平郡。而冀州和青州則緊鄰著兗州的東郡、東平國、濟北國、泰山郡。這一次我軍作戰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兗州減輕壓力,所以隻能有少數兵力跟並州玩家打遊擊,大部分兵力應該放在跟司州和兗州都相鄰的魏郡。隻要拿下魏郡,我軍就進可攻退可守,隨時可以馳援兗州。上一個循環就是因為司州玩家遷延日久,沒有在第一時間攻擊冀州,才導致我可以長驅直入兗州,一舉拿下曹操勢力。這一次既然我在司州,就要吸取這個教訓,第一時間攻擊冀州。而且牽製冀州玩家攻擊兗州隻是我其中的一個目的,另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相機拿下冀州,不但搞定袁紹陣營的大本營,還可以隔斷青州跟幽州和並州的聯係。到時候再拿下幽州,袁紹陣營就徹底分割在兩邊了。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在魏郡攻城略地。要把袁紹陣營打痛。當然,在我軍實力徹底強大起來之前,先不要去動袁紹的奶酪,不能把袁紹的NPC兵力引出來。打打魏郡的屬縣,袁紹雖然很痛,卻還不至於出兵。如果打了魏郡本身,袁紹就不會那麼客氣了。當然,就魏郡本身的防禦來說,也不是玩家一時半刻可以拿下的。
所以我的目標也很明確,就攻打三州交界的黎陽縣。總計7.2個參帥部的兵力,隻留下一個參帥部打遊擊,其他6.2個參帥部的兵力,全部進擊黎陽。黎陽的地方比較大,屬於魏郡比較偏遠的縣。但因為距離兗州、司州都比較近,所以袁紹的駐軍很多。但在這麼大一個縣駐軍,就存在兵力分散的問題,相互之間不容易救援。共計魏郡有10個縣,而黎陽的麵積就占了三分之一,可以想象問題會有多麻煩。但就算如此,整整一個黎陽縣,還是駐紮了一個健帥部的兵力。每個鄉鎮擁有一個軍兵力,每個村的兵力也達到一個營。大領一個彪,中領一個曲,小領一個伍。目前以我軍6.2個參帥部的兵力,如果圍困黎陽縣,雖然也有可能拿下黎陽,但很容易引來魏郡的NPC兵力,到時候我軍的損失就大了。事實上,黎陽縣的駐軍因為臨近前線,已經是袁紹的正規軍。盲目攻擊的話,這些兵力短時間不會投降,我軍又沒有更多攻擊的辦法,等到對方援軍一到,我軍就吃不了兜著走。而且對方跟我們一樣,也有玩家兵力,跟NPC一夾攻,我軍的前景更加堪憂。
所以我軍的最好選擇,就是共計鄉鎮以下的領地和領土。這些兵力都是地方兵力,雖然擁有兵種,但處於搖擺之中,隻要保持其利益,就不會跟我們死扛。再加上大軍嚇一嚇,相信也不會跟我們過不去。投降是一定的了。此外攻打黎陽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黎陽距離對方的後方太遠,隻要每攻打一個地方,都捉住對方的報馬,消息不能傳到對方後方,則我軍的攻擊就不能被對方發現。到時候我軍在黎陽養肥了,恐怕對方還蒙在鼓裏,弄不好隻要換上袁紹軍軍裝,還會把我軍當自己人。
所以我軍進入黎陽之後,首先控製了所有報馬的必經之路,埋伏了人手。隻等報馬過來,立刻活捉。然後大軍開始挨個拔點。一大圈拔下來,整個黎陽10鄉鎮100村莊1000大領一萬中領10萬小領100萬玩家領,全部被我大軍攻占。在這種戰爭中,玩家領被攻占不會再玩家界麵顯示,需要戰後才集中顯示。其目的就是為了不讓玩家通過這個途徑知道對方的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