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逼人,盜賊陣營頓時進退維穀。硬著頭皮強攻許昌,又怎是占有地利的中國玩家的對手。無論1000萬韓國玩家再如何英勇善戰,也隻有1000萬人,即使以1:5的比例,也隻能消滅5000萬中國玩家的兵力。而現在在城裏的中國玩家是五億。但現在盜賊陣營已經沒有其他路可以走,除了奪下許昌,根本就沒有辦法扭轉局勢。而中國玩家就連想辦法的機會也不給他們。酣戰中,四億中國玩家忽然發動反攻,猛撲盜賊陣營。白刃戰很快展開。久攻不下的盜賊陣營已經士氣低落,尤其是8000萬新增的玩家,根本就是雜牌軍,在中國玩家的衝擊之下,立刻潰敗。韓國玩家往常取勝靠得是嚴整的戰法。但現在被雜牌軍衝動陣腳,什麼戰法也用不上了,隻能被裹挾著潰敗。於是韓國玩家的兵力跟普通玩家的兵力也沒有什麼不同,淪為被屠殺的對象。就連韓國玩家長期以來從未失敗的空軍召喚,也在這次潰敗的裹挾之中,被我軍消滅殆盡。至此,入侵大漢的5000萬韓國玩家的兵力,已經全部被消滅。隻剩下司州空城以及並州500萬後期加入陣營的玩家。根據國戰規定,後期加入的玩家是可以投降的,投降之後可以保留兵力退出國戰。所以隨著這500萬玩家的退出,高麗和帝國的國戰,已經以帝國的完勝而結束。接下來,就等著一個遊戲日之後,光複並州和司州了。
戰後,國戰積分最高的我成為高麗國主。當然,除了我之外,高麗那個NPC國主也還在,各管各的,其他事情由係統來解決,也不過就是把高麗國主的收入再給我複製一份。同時,我還擁有高麗國的調兵權而已。不過這個國主的身份在國戰中沒有用。此外,其他建立功勳的中國玩家也各自獲得了高麗國的各種係統領地。當然,最低的隻能是小領主了。這種係統領地是不可以奪取的,隻要這個劇本還存在,各種係統領地的收益就不會落空。同時,高麗玩家也失去了以高麗國的名義發動國戰的資格,今後隻能以大漢的名義發動國戰了。否則,他們就必須以非國戰的形式發動起義,光複高麗。那時候就沒有國戰限製了,可以調動一切兵力攻擊他們。而此戰之後,韓國玩家喪失了全部原始部屬和NPC兵力,而且是長期以來積攢的精銳,在短時間之內,已經沒有實力發動起義了。
接下來的戰爭,在南海爆發。馬來國舉國兵力都能夠第一時間趕赴南沙,所以南沙也成為馬來國第一個要奪取的目標。但加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文萊三個國家玩家的兵力,也不過隻有5000萬玩家,跟韓國差不多。而戰前中國玩家全實力的玩家共有六億,以當時的地圖,我軍在儋州一共有4000多萬的兵力。隻不過儋州實在夠大,除了西沙和中沙的兵力可以及時趕到南沙之外,其餘海南和東沙的兵力都需要兩個遊戲日的時間才能趕到戰場。由於海南一島就集中了60%的儋州兵力,外加東沙集中了10%兵力,我軍能夠趕到的兵力也就是30%而已。
但在這種海戰中,玩家數量說明不了問題,隻要有我在就行了。這一次馬來國玩家精銳盡出,全部開著魔晶炮船,浩浩蕩蕩撲向南沙。而我的炮龍兵也早就給他們準備好了。一戰之後,炮龍兵轟沉了所有的魔晶炮船,也讓全部馬來國玩家的兵力葬身海底,退出了國戰。馬來國成為空殼子,就等著我下一個遊戲日前去接收了。
倭國這邊的戰爭也是一樣,兩億倭國玩家的大軍被我用炮龍兵全部轟沉,退出國戰。倭國也成為了一個空殼子。高麗和蓬州9000萬玩家的兵力已經全速駛向倭國,這場國戰也已經沒有懸念了。這意味著,下一個遊戲日,大漢大戰區除了跟高麗戰爭之外的另外兩場國戰都將以大漢帝國的完勝而結束。
而其他國戰,這時候也打得不可開交。隻不過我暫時都不能參戰,隻能看戲而已。
首先是跟天竺國的國戰,中國玩家選位準確,原本隻有5500萬玩家的兵力,在天竺大軍趕到的時候,已經增加為10億。而天竺大軍的總人數也隻有12億。雙方新增的玩家都是列國玩家,在喜馬拉雅山浩浩蕩蕩地擺開戰場。我軍以逸待勞,早已修好工事,獲取了地利。天竺玩家久攻不下,在損失一億大軍之後,不得不退後暫時扼守關隘,等著後續大軍上來,尋機破敵。接下來,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空戰。同樣在各自損失20%空軍召喚之後,不得不讓空軍召喚退軍,回到關隘防守。隻有在地麵兵力的支援之下,才能保持空戰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之下,雙方都不得不開始調集水軍,準備在海上大戰,進行迂回的攻擊。
巴基斯坦進攻吐穀渾,也遭遇了同樣的處境。雙方在雪山關隘相遇,各以一億兵力在雪山對峙。不過吐穀渾的麵積跟巴基斯坦差不多,很快我軍玩家就源源不斷地補充了上去。最終巴基斯坦提出跟我們停戰,專心對付天竺。這個提議正中中國玩家的下懷,畢竟少打一仗是一仗,這樣可以降低我們的損失。
波斯和阿富汗那邊,跟巴基斯坦也是同樣的處境,由於全地爆發國戰,他們各自背後承受的壓力也非常巨大,不得不跟大漢這邊停戰。而我們為了保存力量,也樂得停戰。停戰後雙方在一個遊戲月之內不能再發動戰爭,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