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攻占高麗(2 / 3)

第四個遊戲日來臨,高麗陣營沒有分兵,直接以6000萬玩家的兵力攻擊司州。因為他們清楚,這個遊戲日的兵力,隻夠他們攻擊一個州了。如果冒險的話,很有可能被我軍不顧一切圍殲。同時,司州的地形險要,高麗玩家打算將這裏作為一個基地,逐漸積累兵力,擴大地盤。反正他們損失的隻是地麵部隊,如今天空中的空軍召喚,依舊是他們占優。在這個戰略之下,隻損失了2000萬人,高麗玩家就結束了攻占司州的戰鬥。

與此同時,中國玩家又麵臨了一個嚴峻的考驗。那就是印度玩家所在的天竺國,也在這個時候向大漢宣戰了。可以說,印度玩家選擇的這個時機非常好,目前中國玩家正在跟高麗玩家作戰,打得焦頭爛額,士氣大受影響。不過印度玩家的國戰跟韓國國家的國戰是兩條平行線的國戰。中國玩家包括已經陣亡的,可以重新集結兵力跟天竺陣營作戰。也就是我軍又可以重新集結10億玩家的兵力投入戰鬥了。陣亡的六億玩家可以有事情做了。當然,其中也有四億玩家拚掉了所有的原始部屬,現在能夠集結的,隻有家將、私兵和領地兵力了。

而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印度玩家同樣有十億之眾。無論現實中這些印度玩家對中國的態度如何,現在所有的印度玩家隻是在玩遊戲,哪怕再和平的玩家,這點天生的愛國心還是有的。所以印度玩家也同樣集結了十億玩家的兵力。如此一來,由於中國四億玩家基本上已經在跟高麗的國戰中被廢掉了,跟印度的國戰,我軍已經隻能集結相當於對方60%的兵力了。這跟此前跟高麗國的戰爭是不同的,畢竟那時候我們還有人數的優勢。當然,有一點對於印度玩家也是一個限製,那就是天竺同樣有著遼闊的地域,最遠的從陸上走也得走三四個遊戲日。加上海上的路途要繞一個大圈子,無論是從哪個方向,需要的時間都差不多。甚至海上需要的時間還更多。而韓國玩家占領幽州、冀州和並州之後,也就把幽州、冀州和並州的中國玩家趕出了這三個州。無形中幫助中國玩家完成了兩三個遊戲日的行程。當然,這些玩家真正能夠作戰的隻有兩億。但這已經讓中國玩家能夠以跟印度玩家差不多的速度趕到前線了。畢竟天竺跟大漢接壤的地方隻有益州,還必須翻越世界屋脊,從喜馬拉雅山下來,再經過橫斷山脈進入大漢。要麼印度玩家就隻能進攻吐穀渾了。而吐穀渾那邊,中國玩家可以居高臨下,直接衝下喜馬拉雅山。打了吐穀渾就不能同時打帝國,隻能戰爭結束才能進攻帝國。所以最終印度玩家還是選擇了直接進攻帝國。畢竟帝國現在已經被韓國玩家打下三個州,印度玩家跟韓國玩家兩頭夾攻,可以撿一個大便宜。畢竟印度玩家人數更多實力更強。

如此一來,印度玩家實際上增加了自己的行軍時間,最快也得一個遊戲日之後才能到達戰場。而我軍益州的兵力卻可以第一個遊戲日就抵達戰場,涼州、雍州、荊州、交州的兵力也可以在印度玩家到達戰場的時候到達。揚州、徐州、青州、兗州、豫州的玩家,也可以在兩個遊戲日之後全部到達戰場。同時中國玩家還可以以逸待勞,甚至衝上喜馬拉雅山跟印度玩家境外作戰。要知道那時候雙方將各自新增十億玩家的兵力。隻要衝到帝國境外,就可以直接把兵力新增到戰場。而對此中國玩家也很明智,剛好在喜馬拉雅山上一處印度玩家在一個遊戲日之內不能到達的地方列陣。這樣到時候我軍不僅以逸待勞,而且也有充分的兵力可以用了。

係統這一次又給我安排了一個距離戰場最遠的地方。我的根據地被設在了青州。如此一來,我將用三個遊戲日的時間才能到達戰場。跟印度玩家一樣,如果走水路的話,會更慢一些。畢竟幽州和冀州的陷落,為我們節省了一大截陸路。看樣子,我又趕不上國戰初期的戰鬥了。新的國戰我能夠集結的兵力,除了家將的數量少了一半之外,其他兵力都跟高麗戰場差不多。兵種的結構也一樣,原始部屬為BOSS係數超過500的亡靈兵力,其他私屬兵力和NPC為全炮龍兵。隻不過這一次就沒有使用海神龍舟了。畢竟從陸路過去,我的炮龍兵可以跟其他兵力一樣,在兩個遊戲日之後抵達戰場。海上需要的時間要更長一些。

事實上這個遊戲日,跟天竺的國戰並沒有打響。大家都還在調兵,忙得不亦樂乎。而我已經在這個遊戲日打響了第二仗。上一個遊戲日消滅了高麗陣營1000萬玩家的海軍。這一個遊戲日,我就已經開始登陸高麗本土了。由於韓國玩家在本土基本沒有留下兵力,所以我的空軍召喚在上空盤旋一陣之後,早已掌控了戰場周圍的製空權。幸存的韓國玩家的空軍召喚不得不躲到守衛海岸的魔晶炮附近,依靠魔晶炮的威力來防守。而恰恰是這些空軍召喚的動向暴露了對方魔晶炮的布置。尤其是我的NPC龍炮兵,43200級的等級,已經擁有王龜38倍的龍種係數。再加上等級和兵種都居於優勢,直接跟對方的魔晶炮對轟都不是問題。畢竟魔晶炮不是高麗國的土特產,目前布置在海岸的魔晶炮都是玩家自己布置的。

更加重要的是,我的炮龍兵可以移動,相當於轟炸機。而魔晶炮隻能在原地挨打。再加上我軍的炮龍兵多達7.5個參帥部,分批次回到海神龍舟進行補給,可以持續進行攻擊。隻半個小時的時間,海岸上的魔晶炮就被我軍全部打掉。接下來我的大軍就直接長驅直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