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過程依舊跟徐州劇本差不多。盡管這次是同時向涼州和並州派兵,但兩路兵力都比較雄厚。趙雲曹帥部擁有26個軍的全真實NPC兵力,接近涼州各大勢力NPC兵力的總和。再加上西涼各部本來不合,趙雲又帶著大漢朝和西涼軍兩重尚方寶劍,很容易就平定西涼。但跟並州這邊相比,就慢多了,畢竟並州這邊是直接接收,聖旨到一切搞定,要更方便得多。接收並州之後,我立刻讓樊稠帶著本部10個軍的西涼軍到涼州接任刺史,同時接手馬騰、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四個路部,任命馬騰為副曹帥兼健帥,北宮伯玉為曹帥先鋒兼健帥,馬騰轄李文侯路部,北宮伯玉轄邊章路部。趙雲的曹帥部,在紀靈健帥部補充進西涼軍8個軍,照例向西域發展。而閻行則被我提升為又一個曹帥,轄閻行、張勳、成宜健帥部。成宜健帥部為新增健帥部,主要成員為並州八個軍。經過接收涼州、並州,我軍實際上已經擴大了36個軍,這讓我又新增了三個軍的亡靈兵,使閻行健帥部也擴大到13個軍。如此一來,並州兵力比之前反而多出了一個軍。其中,閻行、成宜兩個健帥部21個軍為真實NPC,並州絕對主力。張勳健帥部九個軍和我的直屬健帥部八個軍為玩家型NPC,包括戲誌才、郭嘉、典韋、許褚、於禁、李典等,暫時還沒有成氣候。
而拿下並州之後,照例又迎來了匈奴進攻並州,我也照例用閻行、成宜21個軍的兵力,迫使左賢王五個軍連同朔方州投降。接下來依舊是取陰山,撲漠北,直取匈奴,獲封唐王丞相大將軍公車令都尉匈奴都護,領雍州、並州、涼州、朔方、戈壁、朔北、陰山、漠北、嶺北九州牧,得到一個軍龍威軍+一個路虎-威軍+一個健帥部鷹衛軍。然後連續擊敗董卓三次。
與此同時,五弟領銜的陶謙陣營和冬之野領銜的曹操陣營旗鼓相當,都救出了曹嵩,最終由冬之野得到張闓,曹操陣營每級軍職玩家平分一個彪+三個部兵力,陶謙陣營每級軍職玩家平分一個部兵力。實際上普通玩家和伍長所得兵力,兩個陣營沒有區別,都是一個伍和兩個伍,區別主要還在隊長以上。
照例徐州之戰打不起來,曹操再次用程昱之計,離間劉備、臧洪,青州之戰即將爆發。“曹操之怒”劇情結束,“青州之戰”劇情開始。兩京劇本進入大選拔,跟徐州劇本一樣,也要同時選拔四個戰區的玩家。而我也照樣要參加三個戰區的選拔。跟徐州劇本一樣,也是在羅馬和阿特蘭蒂斯戰區參加使徒陣營,好望國戰區參加酋長國陣營。
而這時候在徐州劇本,除了選拔賽還在進行之外,也有新進展,那就是趙雲率領的西征軍已經順利拿下樓蘭,並以樓蘭為根據地準備繼續西進。樓蘭之戰實際上不算戰爭,樓蘭王在得知我吞並匈奴的第一時間,就已經上表稱臣。同時願意封我為丞相大將軍,領寒羅二州牧,並在其他州每個遊戲日額外擁有建立一個玩家縣城的條件。既然如此,趙雲也就順利接收了寒羅二州,我以楊大將、紀靈分別為兩州刺史,而趙雲則繼續帶軍西征。到現在為止,西域已經拿下了大半,就剩下掃尾工作了。趙雲也被我任命為西域各國大將軍,今後將常駐西域了。不過趙雲暫時沒有仗打,再打的話,就要打國戰了。而目前我還不準備打國戰。我在朝廷中順便又拿到了西域都護兼西域各國“國牧”的職位。這個職位是我的發明,區別於國王,跟州牧差不多,但管轄得又比州牧範圍更大。
除此之外,就無事可做了。徐州劇本的選拔賽周期較長,兩京劇本的選拔賽周期也不短,在兩個劇本的選拔賽結束之前,諸侯劇本已經重啟了。這一次諸侯劇本是沒有白板重啟的,作為正常啟動的劇本,董卓不但不會出來修理我,而且在我的召喚中,本來就有召喚董卓的技能。
由於兩京劇本時代和徐州劇本時代是交叉劇情,所以劇情並不跟此前相接。這也就決定了諸侯劇本重啟的劇情跟前麵兩個劇本也差不多。當然,玩家領地還是保留了下來,但係統領地都已經複製了一份,並且每個係統領地隻能按照不超過係統領地正常兵力的最高編製下一級編製出兵。而這個正常編製為:皇城=軍,都城=師,州城=營,郡城=所,縣城=彪,鄉鎮=部,村莊=曲。也就是說,出兵的規模為:皇城<師,都城<營,州城<所,郡城<彪,縣城<部,鄉鎮<曲,村莊<隊。不過係統領地出兵是可以重複計算的,也就是鄉鎮<1曲+10隊=14隊≈4部,縣城<1部+10鄉鎮=2彪,郡城<1彪+10縣=21彪≈1營,州城<1所+10郡=43所≈2師,都城<1營+10州=87營≈4軍,皇城<1師+10都=874營≈44軍。這裏的皇城意味著一個戰區,都城意味著戰區中的一個國家。大漢戰區除外,除了大漢之外,還有倭國、傲來國、呂宋國、爪哇國、占城國、馬來國六個國家。不過這六個國家依舊隻算都城。一般來說,上級係統領地在複製之後都至少擁有十個下級係統領地,超過十個則補夠20個。不過超過十個的情況一般很少,除非將大漢戰區全部拿下,例如山雨劇本和黃巾劇本中我的係統領地,才有這個可能。其他係統領地一概都隻能算到都城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