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印加國,除了我的兵力隻有兩個曹曠部之外,其他跟瑪雅國都比較類似。印加國第一次起義爆發的地點是哥倫比亞州。因為這裏距離巴拿馬最近,所以最得到玩家的青睞。最終我在哥倫比亞州得到五個郡,同時得到印加國另外一個最肥的委內瑞拉州,兵力照樣擴大到兩個偏曠部以上。而在印加國,我就不像在瑪雅國最終為星巴克做嫁衣裳,讓他做了瑪雅使徒國大將軍,而是終於將五弟扶上了印加使徒國大將軍的寶座。
同時舉行的九場戰爭落下帷幕,又進入了漫長的選拔期。美洲大戰區接下來將發動兩場劇情戰爭,“兵發加勒比”和“亞馬遜使徒革命”。前者牽涉到阿特蘭蒂斯使徒陣營、瑪雅使徒陣營和加勒比海盜陣營,兩個使徒陣營將補夠萬人,海盜陣營補夠兩萬人。後者牽涉到印加使徒陣營和亞馬遜帝國陣營,印加使徒陣營補夠萬人,亞馬遜帝國陣營選拔萬人。
接下來,是黃巾劇本和山雨劇本兩個劇本的戰爭,以及諸侯劇本的戰爭。黃巾劇本和山雨劇本照例是我所向披靡,諸侯劇本則基本複製兩京劇本,除了玩家學乖了,沒有讓我得到太多玩家領地之外,其他方麵我都強勢複製兩京劇本模式和龍遊劇本模式。基本上跟兩京劇本的結果相同。而緊接著下來,就是大劇本和兩京劇本同時開戰了。
大劇本是直接八場戰爭,跟兩京劇本差不多。不同的隻是,戰爭分別為“日耳曼南侵”“北歐海盜的黎明”“婆羅門的反撲”“佛國革命”,美洲三個戰區的“使徒革命”以及非洲大戰區的“使徒的眼淚”。我照例是在阿特蘭蒂斯和好望國都帶領方舟聯盟和美味家族取得選拔賽完勝,並成為使徒陣營玩家首領。加上原本在羅馬使徒國就是玩家首領,共計擁有三個陣營。不過係統領地方麵,就隻有在羅馬使徒國擁有了。
大劇本進行了兵種限製,所以不能複製其他劇本的方式。暫時來說,我也隻擁有羅馬使徒國的NPC兵力,其他戰區都要跟其他玩家同一起跑線。當然,小小的優勢是有的。
大劇本中,日耳曼南侵的戰爭就比較慘烈了。盡管我的軍隊可以無損複活,但戰爭中掛掉就掛出戰場,這個優勢對於戰場形勢是沒有多大用處的。一切都回歸到戰爭本身。首先還是玩家之戰,由於我大量製造神將,盡管現在神將的實力大為縮水,但也隻是縮水到統帥二十三格,比呂布高出六個將格。也就是我可以帶著大量實力超過呂布的兵力作戰。而就算不是神將兵,也擁有超過統帥500格的將格,照樣在經過限製之後,還是統帥二十三格。隻不過這些統帥500格的非神將,複活次數隻有477次,神將的複活次數在數百萬次,基本上沒有掛掉的可能性了。由於賈詡所建地底通道的運輸,任何NPC兵力和私屬兵力都可以通過地底通道運過來。
而這些兵力不僅將格高,而且兵種在受到限製之後依然很高。超過對方最高兵種三個品階一個成色一個等級,在兵種等級普遍很高的情況下,主要還是在成色方麵。也就是說,以現在大家都是八轉的實力,兵種成色一般在橙色,我的實力要多出對方八分之一。這八分之一跟統帥二十三格的將格相結合,就不僅是八分之一那麼簡單了。統帥二十三格,意味著將格高出無將格203格,意味著最低絕對屬性為無將格40倍,最高絕對屬性為無將格20倍。而玩家現在普遍的將格,大約在裨將六格左右,實力隻為我這些兵力的六分之一。至於玩家兵力,將格提升就更不容易了,能夠有參將六格就差不多了。這些兵力跟我的兵力相比,就隻有八分之一實力了。也就是說,在普通兵力方麵,本身我軍就多出八倍實力,兵種再多出八分之一,整整是其他玩家普通兵力九倍的實力。這個實力到了有NPC參戰的時候,還要加上六倍的NPC實力差距,那時候就是50倍的實力了。
而其他玩家最高的將格,無過於十四妹和汪嶽,但這兩人都是自己人,基本上不需要考慮。除了這兩人之外,玩家最高將格也不過牙帥六格。在實力上也低了我軍普通兵力一半以上。也就是說,如果有NPC參與,以這些玩家的實力,我軍普通兵力也在其10倍實力以上。
我軍兵種完整,軍械完整而精良,在玩家戰的攻堅戰中照樣所向披靡。再加上本身實力的強橫,如果在海戰中,對方還有抗衡的餘地,在這種陸戰的環境中,根本就不是我的對手。
所以戰爭的結果也就很清晰了,由於這次主攻的是日耳曼帝國,所以主守的反而是我們,日耳曼陣營的玩家更加沒有活路,一上陣看到我的造型就後退認輸了。每人讓出一個根據地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