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羅本比較務實,為了有足夠的兵力抵抗NPC,海戰中直接光棍出陣,爽快撤退,基本沒有損失。而在陸戰中,羅本依舊延續了保存實力的方針,直接讓出了2500個根據地,痛快完敗。盡管這樣一來,帝國陣營拿到五倍獎勵,海盜陣營顆粒無收,但跟接下來整個日德蘭公國相比,這就不算得什麼了。
而玩家戰結束,自然NPC戰爭就要開戰。由於我在凱爾特的水師都捉襟見肘,所以也沒有餘力征調水師。同時在陸上,尼德蘭公國與使徒國高盧州之間,也橫亙了一個比利時公國。也就是說,無論是水師還是陸軍,我都暫時沒有兵力可以調過來。但在兵力方麵,這完全不是問題。既然日德蘭公國擁有風元素礦,那麼我在這裏不但有一個曹曠部的私屬兵力,同時還擁有一個軍的神將兵。而以我現在的實力,神將兵根本不用出手,僅僅一個曹曠部的私屬兵力,已經足以將帝國陸軍全部搞定了。水師如果敢上岸,同樣是被搞定的結局。
這是帝國軍的第二次戰爭。此前帝國軍隻在阿爾卑斯山跟使徒國打過一場陸戰,沒有領教過厲害。所以帝國軍的水師竟然上岸了。這樣一來,我的機會也就來了,帝國軍一個牙曠部的兵力,全部被我消滅,順便還奪來了兩個遊曠部的魔晶炮船。這直接導致戰爭結束的時候,海盜陣營的NPC援軍都還沒有從海上過來。
“尼德蘭暴動”戰爭劇情結束,羅本成為尼德蘭海盜國的大公,我照例得到了尼德蘭海盜國的一個州。當然,更加重要的是,兩個曹曠部的信徒被戰場招降。戰後又得到兩個牙曠部的獎勵兵力。獎勵兵力中有四個遊曠部為水師,加上得到兩個遊曠部的魔晶炮船,意味著我軍已經能夠裝備六個遊曠部的水師了。接下來配合海盜軍NPC的水師,控製海戰完全沒有問題。
塵埃落定之後,海盜軍NPC姍姍來遲。整整一個牙曠部的水師。不過如今來說,海盜軍NPC不但總兵力不如我,就連水師也不如我,實力方麵更加不如我。海盜陣營在日耳曼的戰力,我依舊穩居第一。當然,此後海盜軍還會陸續派來一個裨曠部的水師,到時候在水師方麵,海盜軍估計會逐漸占優。
海盜軍到後,係統進入了下一場戰爭,“帝國第一次反撲”。帝國軍調集一個參曠部的兵力,包括兩個牙曠部的水師,和三個牙曠部的陸軍,向剛剛獨立的尼德蘭海盜國發動反撲。而站穩腳跟的羅本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兵力,自然可以放開手腳了,玩家在海戰中就開始激烈戰鬥。
經過波斯灣海戰之後,玩家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海上作戰,陣勢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所有陣營的玩家都致力於訓練水軍戰陣。荷蘭玩家根據荷蘭足球的經驗,發明了一種全攻全守的戰陣。無論進攻還是防守,在火力配置方麵,都能夠發揮到最佳。而帝國陣營的玩家首領克林斯曼,同樣根據德國足球的經驗,發明了一種海上戰車的戰陣,這種戰陣穩若泰山,急若飄雨,動若雷霆,靜若淑女,攻若利劍,守若鋼城。雙方的玩家首領都已經將自己的陣勢演練完畢,現在就以日德蘭海戰為依托,各自檢驗起自己的戰陣來。
最初海盜陣營攻勢凶猛,帝國陣營不得不邊打邊退,等待著對方在攻擊中露出破綻。戰到中途,帝國陣營果然選準突破口,抓住一點猛攻不放。而羅本也及時將攻陣變為守陣,不但穩固防守了自己,還在對方的反攻中覓到破綻,變守為攻,發動了猛攻。帝國陣營出現了小小的混亂,但在克林斯曼的指揮之下,很快就穩住了陣腳,又向海盜陣營發動了反擊。
羅本見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立刻變陣,整個海盜陣營的陣勢,張開雙翼,向帝國陣營包抄過去。克林斯曼毫不示弱,擺出了跟對方平行的陣型,同樣張開雙翼,隻不過自己的雙翼飛向自己的後方,依舊跟對方展開對攻。
羅本見對方跟自己旗鼓相當,不想再戰,立刻派人打出白旗過去談判。最終雙方決定,各自鳴金收兵,退回本方撤退港口。戰爭以平局收場,雙方都損失甚微。